三个臭皮匠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故事概括


在我国,流传着一句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乎家喻户晓。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似乎是在说三个“皮匠”的智慧能够匹敌诸葛亮。你是否知晓,这句谚语背后藏有一个小小的误解呢?

其实,原句并不是我们熟悉的那样。它的原始形式为“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在这个句子中,“皮匠”原本是“裨将”的谐音。那么,“裨将”又是什么呢?

“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意思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够匹敌甚至超越诸葛亮的水平。在民间的流传过程中,“裨将”被误传成了“皮匠”。

关于这句谚语的来历,还隐藏着两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故事一: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东吴受到了客座之邀。他设计了一座报恩寺宝塔的建造方案,以此考验东吴是否有能造出此塔的人才。宝塔顶上的铜葫芦高度和重量都极具挑战性。

孙权寻找了冶金匠人却无法找到制作铜葫芦模型的工匠,于是了招贤榜。然而一个月过去了,无人敢揭榜。诸葛亮暗自高兴,挥动了他的鹅毛扇子。

恰巧,城门口有三个以制鞋为生的皮匠,虽其貌不扬且文化程度有限,但被人们戏称为“丑皮匠”。当他们听说诸葛亮对东吴人的轻视后,心生不服气,开始商议对策。

经过三天三夜的辛勤努力,他们用剪裁鞋样的方法剪出了葫芦的形状,再利用牛皮进行开料和缝制,最终制作出了一个大型的皮葫芦模型。再将皮葫芦埋入砂中并浇上铜水,竟然成功了。

得知铜葫芦被成功浇制后,诸葛亮大为,并决定向孙权道歉,从此不敢小觑东吴人才。从此,“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广为流传,并逐渐演变成为了一句俗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普通人集合智慧也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故事二: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有一篇关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文章。

文中描述了诸葛亮带兵过情节。江水湍急且布满礁石,使得一般的竹筏和船只难以通行。许多先锋船只触礁沉没或被急流冲走,令诸葛亮束手无策。

夜幕降临,三个以制牛皮为生的皮匠向诸葛亮献上了他们的计策。他们建议买下牛皮并剥下整张皮革,封好口后让士兵吹气使其膨胀,从而制作出结实的牛皮筏子。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筏子成功地帮助诸葛亮过了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民间俗语得以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