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木什么人不能带 雷击木对有什么好处


关于崖柏雷击木的探秘与思考

谈及崖柏雷击木,总是被赋予一层神秘的色彩。许多文玩爱好者在文玩市场中偶遇,发现一些崖柏毛料表面仿过火焰的洗礼,这种木头被称作崖柏雷击木。崖柏,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千年矗立,已然传为佳话;而加上雷击木的传说,更是为崖柏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崖柏作为柏树中的佼佼者,其身姿盘旋向上,纹理清晰流畅。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仅在高海拔的悬崖峭壁生长,突兀而出的树形使其极易受到天雷的击中。崖柏出现雷击木的情况并非罕见。民间更是流传着雷击木辟邪的说法,为崖柏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仔细思考便会发现其中疑点。自然界中树木被雷击虽非寻常事,但亦非特别多见。特别是像崖柏这样被雷击的次数如此频繁,这其中似乎有不合理之处。难道仅仅是因为其生长在崖壁上,高耸突兀?崖壁上并非只有崖柏生长,为何其他木材被雷击的现象却鲜有耳闻?

再细想小时候见过的雷击木,那是一个夏日午后,雷电交加,杨树被雷中。那杨树雨后留下的,是并未经过火烧般碳化的木质。这与我们所见的崖柏雷击木情况有所不同。那么,为何我们会认为被火烧过的崖柏就是雷击的呢?雷电的巨大能量确实可以瞬间将高大的树木化为齑粉,但为何崖柏被雷击后却“击而不碎”?

进一步观察,我们手头的所谓“雷击木”崖柏都是已经干枯的。湿木材因导电性强,更容易吸引雷电,而干枯的木材则相反。那么,为何干枯的崖柏反而被雷击了呢?这似乎与常识相悖。

再深入思考,崖柏那焦黑的表面,是否真的是雷击的痕迹?还是后期人为的火烧或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为了探寻真相,我们曾询问采柏人,答案却各执一词。有的说是雷击,有的说是秋季农民烧荒时的火痕。仔细观察后,人为火烧的痕迹与自然碳化是有明显区别的。那么,在高高的崖壁之上,火源又从何而来呢?那分明的碳化痕迹似乎给出了答案。

回想学生时代学到的知识,我们明白温度与天气的关系。在一个炎热的中午,院子里的温度计挂在晾衣绳上所测得的温度与放在近地面红砖墙上的温度大相径庭。这让我们联想到新疆沙漠那边的人们用沙子烤饼的情景。或许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崖柏的碳化痕迹是否是在高温炙烤下自燃所致?

如果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在高温、干燥的夏季,高高的悬崖峭壁上,空气湿度小、温度攀升较高;而干枯的崖柏,油性大、有易燃物和自燃的介质……这些条件或许共同促成了崖柏的自燃。尤其是那些枯死而未曾风化的崖柏料子,表面包裹的树皮纤维更是自燃的重要介质。这些轻细的纤维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加上其油性大,便有可能成为自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