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感悟
本末相济 终始不渝
《大学》的道理,在于明确崇高的品德,在亲民实践中去追求,在不断追求中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事物有始有终,明白其中的先后顺序,则接近于道的境界。
一
《大学》首章前三节,强调了物之“本末”与事之“终始”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结合《论语·子张》篇的内容,对子夏与子游的学术观点进行探讨,更深入地理解了学习的层次与循序渐进的过程。
子游认为学习应注重根本,而子夏则认为学习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两者虽有差异,但都是君子之道的体现。君子之道如草木一般,各有其序,不可颠倒。在学习中,应有始有终,循序渐进。
二
对于“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理解,不仅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更是对大人之学的具体展开。朱子的注解指出,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这一理解阐述了“本始所先,末终所后”的原理。
对“本末”的理解不应绝对化,而应看到其在不同的阶段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如在大学的入手处,区分本末才有意义;但在大学的整个过程中,本末是相互转化的。心性功夫的笃实体现在明德与亲民的统一中。
三
关于“终始”的辩证思想,不仅是在事情上有始有终的问题,更在于心性修养功夫的体现。如《中庸》所说,“诚者物之终始”,而孟子的性善说也与此相呼应。在“终始”之间,蕴内外人我之间的转化,“末”在不断归于“本”,“本”既是始也是终。
我们不能静态地看待“本”“末”之间的关系,而应看到其动态的转化过程。在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过程中,身、家、国、天下都是主而非客,君子应像敬畏自己的良知本心一样去敬畏家国天下。
四
对于《中庸》与《老子》中关于“远近”的论述,虽表面相似,实则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由内而外进行扩充,后者则是外求的行进。这体现了君子之道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
大程子的观点也强调了心与天的合一,不必言“合”,因为“尽心”即知性知天。这进一步阐释了天人本无二、心即是天的思想。
《大学》的道理在于追求本末终始的和谐统一,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
以此为基点,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大学》的道理,不断追求崇高的品德,亲民实践,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在大学之路上,我们应始终保持对本末终始的思考与体悟,以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外在的贡献。
愿我们都能在本末终始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达到内心与世界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