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凉粉的做法 凉粉坏了的图片
在新安县的幽静寺坡山村中,世代居住着张、王、马三大姓氏的村民。如今,部分村民已经迁至镇上,有的则在新村建造了新房,而守候在石砌老屋中的,只剩下三户老人的坚韧身影。
我曾探访过张大叔的家,终于在正午时分找到了隐藏在石墙瓦房深处的王大叔家。那是一排七间老屋,由一道石头围墙环绕,王大叔与其老伴居住在靠近山坡的。据闻,外侧的侄儿家正计划将此处打造成农家宾馆,而暂未装设大门,四门敞开,仅在房屋的墙上新糊了一层泥巴。
我步入院中,见王大叔正埋头在一块铁板上红薯粉浆。他抬起头,虽不认识来客,却仍热情地招呼:“来吧,院里有凳子,自己找地方坐。”说罢,他活动了一下胳膊,又继续辛勤地劳作。
此乃一种传统的手工制粉方式,现已不常见。铁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眼,经过翻卷的铁皮,竟成了磨制红薯粉浆的得力工具。削去表皮的红薯在铁板上摩擦,化为细小颗粒,再与水混合后过滤,残渣留于筛网内,淀粉随水流出。
经过一天的静置沉淀,淀粉会自然凝结。刮去表层的“油粉”后,剩余的便是洁白无瑕的红薯淀粉。尽管此活计费时费力,尤其是对王大叔这样的老者而言尤为辛苦。他已经年过七旬,每次半天劳作后,胳膊都会肿痛,需休息数日方可恢复。
山上的耕地并不肥沃,所产的红薯也常带有坏块。尽管如此,村中的们仍表示现在的生活已经比以往改善许多。以前的路难行、粮食不够吃的问题已不复存在。她们如今可以依靠售卖山货与树材换取粮食。
“要不要尝尝我们刚做的红薯渣窝窝头?”在询问时间后,决定开始准备午饭。她们的厨房设在院子里,灶台表面光滑如镜,大叔说这是用白土泥浆刷过的原因。
谈及午饭的准备,说:“我们吃的简单,煮点面条,加两根青菜和一些盐,就差不多了。”她们的生活节奏简单而朴素。
“老村仅剩八位村民了。三个生产队中仅剩一户人家在此居住。”大妈在做饭时感叹道。“老张放牛为生,老马则负责清理村里的卫生。而我们两人则守护着这片老房子。”(提及张大叔家的邻居,还有一户由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妇居住。)
在大妈家的屋外,是正在建设的寺坡山传统民俗村落景观。有些老屋经过修缮后焕然一新,外墙上还安装了空调。即使冬天再冷也有人来此游玩。大妈笑着说:“热天时来的人更多。现在天冷了,就剩下我们几个人了。”
对于许多农村老人而言,“故土难离”。即使这片土地无法再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物资生活,这里仍是他们的家,是他们感到最温暖和安全的地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