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 清明古诗带拼音版


清明时节,细雨如丝纷纷降落。

行路之人,心绪沉闷难自禁。

何处寻觅,酒家的踪迹渺茫?

远处,牧童指引着杏花村的方向。

词语释义

“清明”指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阳历的四月五日前后。依照习俗,每逢这一天,人们会前往坟前进行祭奠,表达对故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纷纷”意指繁多而繁杂的细雨。

“欲”表示将要或即将。

“断魂”形容人因极度悲伤而落魄的状态。

“借问”即请问。

“牧童”指的是放牧的孩童。

“遥指”即指向远方的动作。

“杏花村”则是指开满杏花的村庄。

诗文翻译

在清明节这天,细雨绵绵不断,使得行路之人的心情更加愁苦。他们四处打听哪里有酒家,而远处放牧的孩童用手指向了开满杏花的村庄。

特色鉴赏

这是杜牧广为传唱的一首抒情短诗。清明节本是踏青、扫墓的日子,许多在外漂泊的游子不能与家人团聚,恰逢春雨霏霏,更添心头的郁闷和忧愁。诗人用“欲断魂”这一词语精确地传达出游子内心的苦闷。通过描写游子愁绪难解、借酒消愁的情景,以及与牧童的简单对话,诗人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语言简单易懂,意境却含蓄优美,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却不至于让人感到消沉。这首诗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作。

知识普及

杜牧的《清明》诗让名不见经传的杏花村名声大噪。数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和学者对于杜牧所描述的杏花村具置展开了广泛的争论。

有人认为在山西汾阳,因为这里的汾酒和竹叶青酒早已名扬四海。也有人认为在安徽池州,因为杜牧曾在那里任职并写下了这首诗。还有观点认为在江苏丰县,因为杜牧曾多次路过丰县,且诗句中的情景也符合路途中的所见所闻。

至今,国内至少有二十个地方声称自己是杏花村,其中以山西汾阳和安徽池州两地的争议最为激烈。

传说轶事

被誉为“清代第一才子”的纪晓岚曾对杜牧的《清明》进行删改。他认为原诗过于冗长,删去了部分词语后形成了更为精练的五言版本。

然而这样的改动虽然使诗更加精练,却也使得原诗的叙事性、细节描写以及韵味大打折扣。由此可见,改编并非总是能够提升原作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