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民间故事 愚公移山的故事


在古老的时代,于冀州南、黄河北之地,有两位巍峨的大山,其名曰太行与王屋。此二山延绵数百里,地势之高,气魄之雄。山北住着一人,名为愚公,白发苍苍,脸上皱纹深深。愚公家的门径恰对着这两座山,每当出行,道路弯曲而远,使他苦不堪言。

某日,愚公召集全家人一同议事。愚公开口言:“我想借此群策之力,一平前方的太行、王屋两山。”他向往着那通达之路,能直抵豫州南、汉水南之地。家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

愚公的妻子却有疑虑:“你年事已高,连小山都难以动摇,何况这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何况,那些挖出的土石又该何去何从?”经过一番商讨,他们决定将土石运至渤海边上。

愚公选定了三个身强力壮的孙子,与自己一同挥锤破石、挖土铲地。他们将挖出的土石装入箕中,再由愚公带领他们将土石运至渤海边上。他们劳作得十分投入,一年四季少有休息。黄河边住着一位老汉智叟,因其聪明才智而闻名乡里。智叟见此情景便劝愚公:“你已年老体衰,何苦于此劳作?”

愚公笑答:“的确,我之生命有限,但我子我孙绵延不息。今日的困难若用我之众辈的努力来消弭,必将得到成就。”智叟听此言,哑口无言,只得以沉默离去。

此间事终为天帝所知。天帝为愚公之毅力所动容,便命令大神将两座山搬移走。此后,冀州与汉水之南不再受高山的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