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思 梅花三两枝什么意思
刘辰翁:诗人的文学遗珠
刘辰翁(1233年2月4日—1297年2月12日),字会孟,别号须溪。他来自庐陵灌溪(现今的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作为南宋末年的杰出诗人,刘辰翁在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
一生中,刘辰翁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遗著由其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该作品在《宋史·艺文志》中被记录为一百卷,但已佚失。
山花子·情感难言诉苍天
宋代诗人刘辰翁的作品。
在此处,我的心情渴望向天诉说,却不知何时能与你再度相聚。走过章江三十里路,泪水依旧滑落。应当早早寻找一个栖息之地,因为还有一半的路程待行。在这暮春时节,天气尚带寒意,仿佛随时都会下雨。只有偶尔出现的几处小小桃花,让人心生怜爱。
注释解析
山花子:词牌名,亦称《摊破浣溪沙》、《添字浣溪沙》、《感恩多令》等。此词双调,四十八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章江:古称豫章水,亦名南江,为赣西源。小小桃花:指凋残的桃花,“小小”一词在此带有亲昵意味。得人怜:即惹人喜爱。
情境译文
此时此地的心绪难以言喻。期待着能再次相见,却不知要等到何时。即使章江已过三十里,离别的泪水依旧止不住。为求早日歇息,明日还需赶路。在这个寒冷的暮春季节,随时可能下雨,唯有偶尔几处的桃花,绽放出让人心生怜爱的美丽。
创作背景
刘辰翁为追求功名而不得不与情人分别。这首《山花子》便是他在离家乘船远行、舟中有所感而作,抒发了对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此词大约创作于景定三年(1262年)金榜题名之前。
词作赏析
词的上片主要抒感,分为两层含义。词人以问天之笔法表达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深。“此处情怀欲问天”突显了内心的激情与焦虑。“相期相求复何年”则表达了词人对与情人重逢的渴望,但却又无奈地认识到相会之遥遥无期。接着,“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进一步展现了词人内心的余哀未尽,情感上的转折与延续相得益彰。
下片则以写景为主,笔触明丽淡雅。“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描绘了暮春时节的风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又巧妙地映衬了词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芳草作为传统意象在此被巧妙运用,更增添了离人的惆怅之情。而“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则以景寄情,以桃花的可爱来衬托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刘辰翁的这首《山花子》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精妙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思念与忧虑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