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俗成的意思 约定俗成在法律上叫什么
生活中的常识与误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的认知和称呼,往往都遵循着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深入思考和仔细辨别后,我们会发现部分所谓的“约定俗成”其实并不准确。尽管如此,这些“误解”几乎不会对我们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关于事物的称谓
1. 夏日里,年长的人们常以“芭蕉扇”来指代用于纳凉的工具。但实际上,它并非由芭蕉叶制成,而是用棕榈叶加工而成。更恰当的称呼应为“棕榈扇”。
2. 对于食物的称呼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例如,馍加肉通常被称作“肉夹馍”,而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夹肉馍”。因为肉是被夹在馍内的。
3. 人们常常误用“红白喜事”这一说法。其实应该更为精确地称为“红白事”。“白事”本身并不含有喜庆的意味。
关于时节的认知
1. 时间流逝常常让人们形成一些习惯性的认知。例如,人们习惯性地认为50年和90年是相应年代的起始年份。实际上,51年和91年才是这两个年代的真正开始。
2. 世纪的更迭也是如此。虽然2000年被普遍认为是新世纪的开始,但从历法的角度来看,真正的新世纪元年应是2001年。
3. 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理解也常存在误解。很多人认为它是根据阴历(即月亮的运行周期)而定的。事实上,它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即阳历而推定的。农历中的闰月设立目的也是为了使它与二十四节气更好地保持同步。这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几千年的文明。
4. 关于时间的表达也有一些细微但重要的差别。如常说的“长不过五月,短不过十月”,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更准确的表达应为“长不过五月,短不过十一月”。这是因为农历的十一月与阳历的十二月相对应。
5. 冬季的时间跨度也是一个有趣的误区。人们常将春节前后的雨雪统称为“今年”下的雨雪,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按照阳历计算,春节前下的雪应是去年的雪。而从春节初一到当年农历腊月期间下的雨雪才算作“今年”下的雨雪。
在文史知识方面也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和有趣的发现:
1. 数字虽然常见于现活,但它们并的发明,而是由印度人创造的。
2. 关于海平面的认知也常存在错误。即便除去潮涨潮落和风浪的影响,海平面也并非平坦的,而是呈现出弧形。这与地球的形状密切相关。同样地,无论是一坑水、一盆水还是一碗水,其表面都是弧形的。
汉字的简化过程中,“听”字被认为是最不成功的例子之一,因为其简化的形状与原意之间关系并不明显。而在成语中,“乱七八糟”的组成也被认为是不太合理的,按照一定的规律,它更应写作“七乱八槽”或“乱七槽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