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一、拌和

1.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需经实验确定,以确保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普通沥青混合料每盘的拌和时间不得少于45秒(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秒),而改性沥青混合料每盘的拌和时间宜为约60秒(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10秒),以获得最佳的拌和效果。

二、运输

1. 运料车需使用厚帆布进行覆盖,确保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温度稳定。在气温较低时,车厢侧面应加装保温层。

2. 运料车接料时,应前后、左右移动至少3次,避免一次性装料,使混合料在车厢内形成规整的锥体,防止粗细料分离。

3. 卸料时,运料车需停在距摊铺机前10至30厘米处,并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避免撞击。如混合料温度不符合要求或遭雨淋,应作废弃处理。

三、摊铺

1.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需采用摊铺机,按照基准线控制高程,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摊铺机需配备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及振动夯等初步压实、熨平装置。

2. 摊铺机在开工前需提前0.5至1小时预热熨平板至不低于100℃,并选择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3. 摊铺机需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减少收斗频率和混合料的离析,以提高平整度。

四、碾压

1. 初压需紧跟在摊铺机后进行,并保持较短的初压长度,段落不超过50米。初压、复压、终压的段落层次需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

2. 压实时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以获得理想的压实效果。

3. 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驱动轮应朝向摊铺机。压路机每次回程需错开至少1米的距离,呈“阶梯状”碾压。初压、复压和终压的回程不应处于同一截面上,前后相距应在5至10米,两个碾压段搭接不小于10米。

五、粘层洒布

1. 透层与黏层沥青的洒布需采用配有电脑控制洒布量和导热油保温装置的沥青洒布车。洒布车需准确控制沥青洒布量,保证沥青洒布均匀,并可根据路面宽度调节洒布的宽度。

2. 根据透层油类型确定喷洒工艺,确保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喷洒,以保证粘层的质量。

六、交通及防污染措施

1. 施工完成后,需在施工路段两端安放禁止入内标识牌和反光锥桶,封堵两端,防止车辆进入。待沥青面层表面温度降至50℃以下后,根据需要规划出一个车道供施工车辆行驶,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路面。

2. 在主线各路口实施交通,限制无关车辆在施工区域内行驶,以消除危险隐患,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3. 在各路口和交叉作业路段采取防污染措施,保护施工成品质量,确保各结构层间的粘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