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古诗 正月十五夜古诗苏味道
元宵月夜
璀璨的光影交错,如同银河般繁星洒落,灯树在月光的衬托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辉,仿佛繁花盛开。星桥上的铁锁仿佛也感受到了节日的欢愉,敞开了怀抱,任由人们自由通行。
夜色中,尘土随着马蹄的疾驰而扬起,却又迅速消散在明亮的月光之下。明亮的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在每一处,无论是何处都能看到她皎洁的脸庞。
在璀璨的灯火之中,游弋的佳人如同一朵朵艳丽的桃花,她们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唱着那首《落梅》的曲调。此刻取消了夜禁,人们尽享这难得的元宵盛宴。
译文
繁星般的灯笼错落有致地挂满园林深处,恍如点点星光融入其中。人们畅行无阻,皆因星桥之锁已然打开。在人们的喧闹声中,马蹄所到之处,尘土飞扬;而明亮的月光则普照每个角落,仿佛明月也在人群中游走。
身着艳丽妆容的歌们行走其间,一面行走一面高歌《梅花落》。此刻不再有宵禁的限制,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不愿这一年仅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
①火树银花:此词用来形容灯火辉煌的景象,特指上元节的灯景。其影响深远,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均有此描述。
②星桥:指星津桥,是天津三桥之一。此处以星津桥代指所有通向城外的桥梁。
③铁锁开:此处借指取消宵禁,允许民众自由通行。
④暗尘逐马:描述人潮涌动、尘土飞扬的场景。
⑤逐人来:意指人们在夜游时相互追随、相伴而行。
⑥游:即歌舞伎人。这里用以形容盛装打扮的歌女舞者。
⑦秾李:形容女子艳丽如桃李。
⑧落梅:此为曲调名,歌们常以此为歌唱内容。
⑨金吾:原指武器或,此处借指金吾卫等负责安全的。唐代有“金吾不禁夜”之说,即在特定节日如元宵等夜晚取消宵禁。
⑩玉漏:古代计时工具滴漏的雅称。此处用以形容时间的流逝。
创作背景
据传武则天时期,元宵节大放花灯,金吾卫取消宵禁,允许百姓夜行观灯。当时文士们纷纷赋诗纪事,苏味道的这首诗便是其中的绝唱之一。此诗描绘的是武则天时期神都元夜的繁华景象。
赏析
此诗以元宵夜的灯火与月光为引子,描绘了中热闹非凡、人潮涌动的场景。诗人通过灯火、星桥、铁锁等元素勾勒出节日的盛况;通过佳人的艳丽妆容与歌声回荡来展现节日的欢乐气氛;最后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为结,表达了对节日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全诗韵味十足,读之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