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版是正品吗(如何辨别复刻版和正品)


315即将到来,一年一度的打假战开始了。本文将重点关注互联网社交领域中的打假问题,以朋友圈为例,有报道称,里面有10个人中就有7个在做微商,5个在做代购,2个在卖“高仿”商品……

实际上,微商们经常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销售高仿奢侈品。根据《维度》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承认曾经购买过“高仿”奢侈品。

NO.1 网红打造奢侈品高端定制:玩饥饿营销有一套 规避风险靠暗号

过去,一些奢侈品牌比如香奈儿、路易威登、古奇等对大众来说或许比较陌生,但随着国人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奢侈品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根据《2018年全球奢侈品行业研究报告》,去年中国消费者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中占据了近33%的市场份额,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购买力不断增强。

对一些人来说,奢侈品是因为其历史和文化魅力、品牌设计理念等方面而吸引人;而对更多人来说,奢侈品更多地象征着尊贵身份和高贵生活的享受……但由于高昂的售价,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随心所欲地消费奢侈品。

几年前,广州皮具城曾风靡海内外。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隐秘的市场通过微博、微信等线上工具,转战了社交平台,并以社交电商的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比如在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Linna的网红都会定期举办转发抽奖活动,送出仿冒奢侈品牌包袋、鞋子、衣服等礼品。这些商品被业内称为“高端定制”,但实际上是仿冒奢侈品。

在Linna的微博中,她从不明确提及品牌名称,而是用其他词汇代替,比如,香奈儿叫香奶奶,LV是驴牌……她会在售卖时通过指定链接进行购买,且商品库存有限,很多人只能靠秒杀抢购。对那些购买者,便没有品牌名的困扰,但这种操作却带来了新问题:在转卖这些商品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被买家打假,甚至出现转卖信息的黄牛。

Linna做这门生意已经多年,为了规避风险,如今她开始发布了一些“自主设计产品”,但同时仿冒奢侈品的生意也一直在进行,只不过转移到了更隐秘更安全的微信渠道。

Linna的微博简介中已经开始引导粉丝关注她的微信号,但在最近的朋友圈更新中,依然能够看到她在售卖奢侈品高仿商品……

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封号封店的风险,一些微商经常拥有多个小号和多个网店,这些网店的等级通常不会太高。他们会避免在自己主动提到品牌的对买家关于商品的相似度等问题三缄其口,甚至直接回复“敏感词拒绝回复”。这一系列规避风险的操作,让这群人得以暂时待在了一个灰色地带。

和那些蓄意吹捧奢侈品复刻首饰的网红不同,莎莎卖给消费者的确实是仿制奢侈品,她自诩掌握厂家资源,成为从工厂拿货的总代理。只要在她这儿一次性拿货超过10件,就可以享受代理价,“我的价格卖的不高,一般我的代理一对耳环拿货价110,卖180左右,现在这块的市场很大的,我有做的特别好的代理,月入一两万的……”根据莎莎朋友圈发布的截图信息计算,她在一个月内招到了7个代理。

NO.2 高仿奢侈品也有分级:顶级版本无法鉴别 属代购进货渠道?

一位名叫小阳的网友,是Linna的忠实粉丝,也曾在莎莎那里购置过几件首饰。她曾统计过自己在最高峰时期,不到一年就花了近三万购买假货。

面对《维度》的质疑,小阳坦言自己就是喜欢大牌的设计,但她还坚信高仿市场也存在“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定律。

年初,夏沫花了2000余元购置了一款超A品贝格莉蛇头包(国内专柜价16900元),后去专柜验货也没被认出来,“超A就是不一样!”这是夏沫第一次尝试购买仿品,自此以后就改用超A,觉得既省钱又不用操心维护。

某知名奢侈品鉴定师接受《维度》采访时表示,奢侈品只有真假之分,不存在所谓的级别。一位售卖高仿奢侈品皮具的微商在朋友圈发布这样的广告:“顶级代购版,可二手奢侈品店验货,不通过包退……”,声称很多代购都在他家拿货,甚至可以通过二手奢侈品店鉴定验货。

随后,《维度》专门将该微商提供的一款最新款LV手袋的10张图片发至百度贴吧-路易威登吧,求吧内大神鉴定。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该帖得到31则回复,全称这是假货,其中几条回复也直接表示:地摊货,一眼假。

面对《维度》再次的追问前,该微商解释称:他们支持现场鉴定,因为线上鉴定只依靠照片,准确度不高。

了解到购买高仿奢侈品是违法的,并且整个交易过程十分不透明,消费者面临很大风险。

NO.3 高仿奢侈品以假充真:海外代购亦不可信 重金打造假商场供直播

以上的这些交易并非只是简单的买卖,对商家而言,这是制假售假;对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一种知假买假。但购买奢侈品假货并不仅仅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问题。

从一些调查数据来看,微信代购成为了奢侈品假货的主要渠道,因此消费者在通过代购购买奢侈品时,无法真正保障产品的真伪。

林月曾有一次花了1万3千余元通过香港代购购置了一个LV的小书包,后来经过鉴定,发现是假货,最后经过交涉,才勉强退货退款。这种遭遇在消费者中非常普遍,更可怕的是消费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被骗。有报道称,所谓的海外代购和海外直邮很可能是基于虚假的单号和物流信息进行操作,消费者难以分辨真伪。

一些商家甚至计划用重金打造假商场供直播使用……

很明显,以上这一切都是违法的。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人愿意冒着被抓的风险,因为仿品的成本可能只有几百元,而销售一件仿品可以赚取数万元的利润!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对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根据销售金额的数额不同,将分别处以不同的刑罚和罚金。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此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导致售卖高仿商品的人被判刑的新闻屡见不鲜。还想通过这种方式赚钱的商家真该三思而后行。

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律师曾表示,如果卖家将假货冒充真货出售的行为构成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卖家退货并赔偿损失;如果卖家明确告知买家所售商品为假货,虽然不构成欺诈,但是未经商标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其注册商标,涉嫌侵犯他人商标权,商标权人可以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文中涉及人物为化名)

本文源自《维度》原创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