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李白一心求仙入蜀


文|佚名

曹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八月,见蜀汉政局不稳、内斗频发,权臣司马昭命大将钟会、邓艾率军分路征讨蜀汉。同年十一月,邓艾连战连胜,率军兵临成都城下,蜀汉后主刘禅知大势已去,遂率太子刘璿、众将及文武百官逾六十人出城投降,并遣使告知在剑阁驻防的大将军姜维,命其向魏将钟会投降。至此,立国 42 载的蜀汉正式覆亡。

司马昭对刘禅缺乏骨气颇感意外

刘禅被押解到魏都洛阳后,被元帝曹奂封为安乐公,并受到司马昭的盛情款待。据《三国志》和《汉晋春秋》记载,在宴会上,司马昭欲试探刘禅君臣的内心世界,特安排演奏蜀地乐舞,蜀汉旧臣触景生情,无不唏嘘感伤,唯独刘禅笑颜逐开。司马昭见状,私下对贾充说:“一个人无心无肺,竟能如此。即便诸葛亮在世,恐怕也难以长久辅佐这样的君主,更何况姜维?”

乐舞结束后,司马昭遂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地?”出乎意料的是,刘禅竟欢喜地说:“此处欢乐,不念蜀地”。蜀汉旧臣郤正认为刘禅的回答十分不明智,于是私下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相同的问题,你就哭着说‘先人的坟冢在蜀地,每日都思念不已’,这样或许还能让我们重返故土。”刘禅听后点头应允。

刘禅口是心非被司马昭识破

回到宴席后,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是否想回蜀地,刘禅便按照郤正的教导,背书似地复述一遍。虽然刘禅努力装出悲伤的神情,但一滴眼泪也没有,只好把眼睛闭上。司马昭猜到是郤正教唆的,故意问道:“你这话怎么和郤正说的一模一样?”刘禅大惊失色,连忙睁开眼睛说:“你说得对,正是郤正教我说的。”司马昭不免失笑,参加宴会的众人都纷纷大笑不止。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见《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后主传第三》注引《汉晋春秋》。

刘禅并非愚钝而是韬光养晦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将刘禅描绘成了一个无情无义、恬不知耻的小丑,而另一句“诚如尊命”,似乎更证实他愚钝无能。也正因如此,后世多认为刘禅是一个愚蠢无能、毫无心肝的亡国君主。历史的真相往往被掩盖,刘禅也因此蒙受千年骂名。实则不然,透过历史的云烟,一个深谙韬晦之术、大智若愚的明君形象逐渐显现,他那场“小丑”戏,不过是为保全性命而自污形象罢了。刘禅并非愚钝,而是隐忍不发、伺机而动。

刘禅聪颖过人、智谋远见

综合史料可知,刘禅并非愚蠢之辈,甚至是一个聪慧过人、足智多谋的人物。例如,一向严谨刻板的诸葛亮曾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保有智慧,善于忍耐,时势待变
刘禅是一位聪慧且圆滑明智的君主。他懂得如何隐忍,如何以时间换取空间,如何以谋略应对挑战。比如,面对诸葛亮这样权柄在握、声望甚高的重臣,刘禅虽知根基浅薄,却始终保持隐忍,甘愿在漫长的12年中充当傀儡皇帝。当诸葛亮不幸撒手人寰后,刘禅便毫不迟疑地采取分权制衡之术,将政权分授蒋琬、费祎,使二人互为掣肘。及蒋琬离世,刘禅更是亲自掌控国事,一举终结了持续多年的“政归权臣”局面,彰显出其过人的政治手腕。
既然刘禅如此聪明绝顶、内外兼修,为何会在司马昭面前演出堪称丑剧的拙劣表演?答案只有一个:求生。
刘禅深谙厚黑之术,其明哲保身的道理更是贯彻始终。为了避免灭国后的家破人亡,他意识到必须极尽低调,不惜自贬形象,抛却国耻家仇,抛弃过往的辉煌与尊贵,宁可背负愚蠢、卑劣之名,乃至装腔作势、言语戏谑,麻痹对手。如此一来,方能在残酷无情的乱世、刀光剑影的社会中,得以保全自己和家族的性命。
刘禅装傻,不过是为了保命
面对奸诈凶狠的当权者司马昭,面对其满怀杀意的发问,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既不会摇尾乞怜,也不会虚张声势。他选择了自贬形象、装腔作势。而就在这片笑声之中,他得逞于心。纵然需要损毁自己的声誉,却成功保全了身家性命,一切代价皆为值得。
这实为一场“厚黑”高手之间的巅峰对决。两位“诈力”相当的人物,在一次“高质量”的对决中,摸清了对方的底牌,感知了对方的实力。在这场看似遗憾的“平局”中,他们释然于心。千百年后,每每读到这段史实,总能让人不寒而栗,似乎看到两位“绝顶高手”在满足“平局”后别有意味的相视冷笑。
司马昭同刘禅的这场对话,恰似“厚黑高手”间的巅峰对决
危机过后,刘禅淡然自若地度过余生。至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刘禅离世于床榻之上,享年65岁。晋武帝追谥其为思公,厚葬于洛阳。33年后(公元304年),自认体内流淌着刘氏皇族血脉的南匈奴首领刘渊称帝建国,国号定为汉,史称汉赵。刘渊祭祀了汉高帝刘邦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并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参考资料
[1] 范晔【刘宋】:《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
[2] 陈寿【西晋】:《三国志》,中华书局,2007年。
[3]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