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十三经的是经典著作


“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学经典之总称,此说最早见之于《庄子·天运》篇。

“五经”是“六经”除去“乐经”。因秦焚书所致“乐经”亡佚,或因“乐”所涉内容已包含在《诗》《礼》之内,故至汉武帝时,仅存《诗》《书》《礼》《易》《春秋》,故称“五经”,长期以来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教科书。

由此可见,“五经”与“六经”之辨,关键在于“乐经”,hasOwnProperty“乐经”者为“六经”,欠缺“乐经”者为“五经”。

因“乐经”实则已不复存在,故后世所流传者皆为“五经”。

传闻,“六经”出自孔子之手,经其修订、编纂而成。战国时期庄周于其所著《庄子》中提及“六经”,然因“乐经”不存,至西汉汉武帝时仅存“五经”。至南宋,朱熹又将四部儒学经典收录其中,称其为“四书五经”。南宋时还出现了“十三经”。

于现行《语文》课本中,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处,提及《论语》“东汉列为七经之一”。然何为“七经”?课本未有注解。

实则,东汉时期“七经”之称乃指“五经”加上《论语》及《孝经》。

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诗经》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成书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收录三百零五篇诗歌,故又称《诗三百》。先秦时期,其称谓为《诗》。《尚书》原称《书》,同为先秦时期的称谓,汉代更名为《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尚书》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倘按现代标准衡量,其大部分内容属于当时官府为处理国家事务而拟定的公务文书。

《礼记》原称《仪礼》,西汉时期列入“五经”时仅称其为“礼”。时人将其视为士大夫阶层应习之礼仪大全,故又称其为“士礼”。东汉时期,因戴圣所著《仪礼》一书而更名为《仪礼》。

西汉时期,戴圣为对《仪礼》进行注解,将秦汉时期之前的礼制与礼仪进行记录、整理与编纂,成书《礼记》。唐朝科举取士时,将其列为大经。南宋以后,《礼记》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我们通常所说的“五经”中的《礼》,逐渐由《仪礼》转变为《礼记》。《礼记》最终成为了儒学“十三经”之一。

《周易》原称《易》,传为西周周文王所作,然至今仍无定论。《周易》是一部既古老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将其用作占卜未来、决策国家大事、解析时政之用,上天、下地、境内之人事皆在其中。

《春秋》乃鲁国史书,孔子修订增补,于记载文字中寓褒贬之意,《春秋》按年月次序作简略记载,开创后世编年史之先河。其所叙事始于鲁隐公,终于哀公,共计十二位君王,历时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作注者有三:左丘明、公羊高、榖梁赤。其中《左传》记载史事尤为详尽,现今“五经”所收载之《春秋》中,仅附有《左传》。

六经即五经外再加“乐经”,但“乐经”已失传,现已不复存在,故现在仅有“五经”。

七经指五经加上《论语》与《孝经》。《孝经》为儒家经典之一,专论“孝”,乃孔子为曾子讲孝道言论之记录,由曾子门人记述。

《孝经》共有十八章,约一千八百字。现通行之《孝经》为唐玄宗李隆基注时所采用之《今文孝经》。

汉代崇尚孝道,除汉高祖刘邦与汉光武帝刘秀外,汉代诸位皇帝谥号之前均冠有“孝”字。东汉时期,《孝经》与“五经”以及《论语》合称“七经”。

至南宋时期,《孝经》又成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四书五经”乃指“四书”与“五经”,“四书”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而“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此乃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整理、合并命名之称。

《大学》原为《礼记》中一篇文章,朱熹十分欣赏此文,认为《大学》为孔子及其门人所遗著作,是儒学入门的读物。故其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

《中庸》原为《小戴礼记》中一篇文章。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同为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论语》为孔子及其弟子之言行录,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此书记录了孔子谈话、回答弟子提问以及弟子间的讨论,既是研究孔子思想及其儒家学说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著作。

《孟子》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与政治策略,由孟子及其弟子记录整理而成。全书共七篇。

南宋时期出现了“十三经”。“十三经”指儒家的十三部经典。

汉代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

唐代将《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与《诗》《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于是就有了“十三经”之称。

根据宋刻《十三经注疏》中的排列顺序,“十三经”是指《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三经都有朝廷认定的权威注解,南宋时已汇编成一部丛书,号称《十三经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