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儿好学不耻下问秘诀大揭密


撰文 | 李山 责编 | 黄悠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的谥号

作为鲁国人,孔子却拥有来自卫国、陈国和齐国等地的弟子,甚至还有遥远的楚国。孔子常感欣慰:“有朋自远方来。”在众多的弟子中,来自卫国的子贡对卫国的关注更多。

卫国大臣孔文子,“文子”是其去世后所获谥号。所谓谥号,即对逝者的生前功绩与行为评价。据考,早在商代便有谥号,并延续至今。最初学者认为,谥号可用于生前,但随着大量青铜文物的出土,这一说法已不成立。

谥号的作用在于对亡者盖棺定论,对其生前作为做出郑重评判。楚王去世,后人拟了一个谥号,亡者却“两眼瞪着,死不瞑目”。于是不得不更正谥号,亡者眼睛才得闭上。今日科学家认为,人死后因生理原因,眼睛可能会保持睁大的状态,但古人确信这与谥号有关。

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谥号有褒贬之分。孔文子的“文”是一种荣誉,而清末光绪帝的“德宗”,则带有讽刺意味,因为他被比作唐朝德宗——一个被逐出京城的皇帝。在周代谥法中,“文”的内涵包括:经天纬地(如周文王);勤学好问。学者认为,孔文子的“文”应为后者,并不意味其能与周文王比肩。这一谥号是对孔文子的高度评价,据说由孔子所拟,原因就在于孔文子和孔子的交情。

孔文子的好学精神

《左传》记载了孔子和孔文子的典故:

孔文子将要攻伐大叔,来请教孔子。孔子曰:“作为儒者,我懂礼乐外交,却对兵事不懂。”当听说此事后,孔子即刻让弟子驾车离开,曰:“鸟儿择木而栖,岂有树木择鸟之理?”孔文子急忙阻拦,说:“我请教您,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卫国之难。”孔子于是另作打算,然而此时鲁国也派遣使者请他回国,孔子遂返鲁。

所谓“胡簋之事”,是指祭祀礼仪中的盛器。孔子表示,作为儒者,他对祭祀之道熟悉,但对战争之事却无涉足。当他得知孔文子之意,立刻准备离开卫国,因为他不愿因私事卷入政争。孔文子得知后,急忙挽留,并澄清自己的来意。孔子听后,打算继续留在卫国,但此时鲁国也派人聘请他回去,最终孔子选择了回到鲁国。

祭祀礼器

孔子曾周游列国,他在卫国的这段时间,卷入了不少纷杂的漩涡,孔文子事件只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孔文子的做事方式存在瑕疵。在《论语·宪问》中,孔子也评价过孔文子: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

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这是孔子回到鲁国后,与季康子会面时有关卫灵公暴行的对话记载。卫灵公宠爱小妾,将太子赶走,为此季康子不满,质疑卫灵公为何不亡国。而孔子则回答说:因为有仲叔圉负责外交,祝负责宗教祭祀,王孙贾负责军事。有这三位贤臣辅佐,卫灵公怎会灭亡?

仲叔圉即孔文子,祝是负责祭祀的官员。由于祝在卫蔡争盟时,以机敏的口才在礼仪纷争中维护了卫国权益,得到了孔子的赞赏。

当时的鲁国政权被三大家族瓜分,其中季氏家族势力最大,康子为其首领,掌握着鲁国的实权。当他质疑孔子的说法时,孔子却表示,尽管卫灵公无道,但他善于重用贤才。这一回答令康子难堪,因为他手下的官员中,并无孔文子、祝和王孙贾这样的贤才。由此可见,孔子对孔文子的才能颇为认可。

孔子在评论孔文子时,洞悉了他的优缺点。他具备才能,但也存在缺陷。孔文子以勤奋好学和虚心求知的精神弥补了这些缺陷,令孔子尤为赞赏。《论语》反复强调好学的品质,认为好学者不流于俗套。人生如长河,若斩断源头,纵有大池灌溉亦是死水一潭。唯有不断汲取新知,方能活水长流。

虽然孔文子嫁女失当和夫人生外遇有失体统,但他通过学习提升自我,得以周旋于宾客之间。朱熹在《四书或问》中提到,孔子评价他人时,认为孔文子因好学而成为贤人,他的求学精神掩盖了瑕疵,也凸显出孔子对学习的重视。

课本里的《论语》

《课本里的〈论语〉》由北师大教授、名师李山打造,专为儿童打造的《论语》精读本。涵盖语文教材涉及的经典语录,如“学而时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乐山”“举一反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李山老师将这些字句还原到章节中,串讲句义。同时结合《论语》全书和其他儒家经典以及史书故事进行阐发,拓展儿童的知识边界,提升古文阅读、理解和逻辑能力。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

欢迎读者转发分享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课堂内外》主创团队

主持人徐德琳

责编黄悠

美编李煜

投稿信箱taoliguoxuet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