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在哪里(游客热门打卡地)


天目山简介:地理位置和景观
天目山,坐落于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区境内,处浙皖两省交界处,可谓是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的分水岭。古时名唤为“浮玉”山,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水,形似双眼,“天目”之名由此而来。
天目山的自然之美
天目山是华夏大地上的古老山峰之一,植根于扬子准台地南缘、钱塘凹陷褶皱带,地质变迁后形成了如今的天目山主脉。历经沧海桑田,其土壤构造错综复杂,海拔600米以下为红壤主宰,600~1200米间黄壤称王,而1200米以上则被棕黄壤覆盖。
主峰巍峨,海拔超过1500米,从山麓至峰顶,依次构成了四个鲜明的森林植被垂直带,汇集了七种森林类型,囊括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顶灌丛-矮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时任1986年,天目山被正式评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以其古老且丰富的植被资源而闻名遐迩,于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之完好,令人惊叹。古木参天、种类繁多,其中野生银杏是中生代的珍贵遗迹,被视为“活化石”。全球范围的天目山是其唯一的野生生长地。
以“天目”为名命名的独特动植物品种多达85种,其中包括了全球仅存天目山中五株的天目铁木。黄杉、天目梭、天目朴、浙西铁木等四十一种都是稀有珍贵的树种,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更是濒临灭绝的植物瑰宝。
天目山拥有全世界罕见的柳杉群体,其树木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犹如一道顶天立地的绿色屏风,又似撑起一方浩渺绿荫。统计2002年数据,胸径达2米的柳杉共有19株;超出1米者多达664株,树龄超过五个世纪的则逾五百株。其中有株柳杉在宋朝就被称作“千秋树”,到了明朝便已蔚然成高达四五围的参天大木。据史料记载,清高宗乾隆皇帝南巡游历西天目山时,特敕封此树为“大树王”。
银杏奇景也是天目山的又一绝色,而位于大树王景区内的“五世同堂”更是其中翘楚。这棵饱经风霜的古银杏树,底基处竟代代相传萌发出22根幼枝,可谓五世同堂、同根相连。银杏是中生代时期的孑遗植物,于华夏大地独领风骚,而野生状态仅仅存于本保护区之中。银杏不仅是观赏佳品,更是药用珍材,价值不菲。
天目山的生态宝藏
天目山坐落于中亚热带北缘,山体独特的形状和茂密森林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温润舒适的小气候,使得仙顶区域的年均气温维持在8.8℃左右,而山麓则约为14.8℃。
茂密森林和潺潺流水,交织成天目山的自然宝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可高达130000个,位居同类风景名胜区的榜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卓越自然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生灵的繁衍生息营造了绝佳的居所。在此栖息着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众多的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

天目山不仅物产丰饶,更是一座融合了儒教、道教、佛教等诸多派别的历史文化名山。早在西汉时期,许多厌倦官场、追求道术的人士便隐居于此,远离尘世,修道炼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0多年,最早卜居天目山的是被汉武帝封为太微先生的王谷神和太素先生的皮元曜。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也诞生于天目山,并在当地修炼多年,留下了“张公洞”等遗迹。术士魏伯阳等也曾在天目山修行。直至晋代、唐代等时期,天目山上都有著名的道家隐士留下足迹。

天目山的佛教文化可追溯至东晋,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开山祖始为竺法旷。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编撰《文选》,并在此参禅分经文。位于禅源寺西北的“太子庵”,又称“文选楼”,便是萧统读书之处。此楼建于东天目、西天目两山奇松怪石之间,竹林蔽径,浮雕木刻精美绝伦,读书楼内古井环绕,环境幽雅。山上的“分经台”便是为纪念他为《金刚经》分段标点而建的。

唐代大中初年,洪湮禅师继位,全山佛教兴盛,共有寺庵50余座,僧侣千余人。元代,高峰禅师入西天目山狮子岩,搭棚为庐,后相继与徒弟断崖了义、中峰明本禅师创建了规模宏大的狮子正宗禅寺、大觉正等禅寺等。狮子正宗禅寺坐落于大树王景区,邻近狮子岩东侧,在元末明初时历经两次兵火摧毁。清初禅源寺建成后,佛香迁往山下,旧址更名开山老殿。自元代起,西天目山的佛教声名鹊起,成为临济宗中兴之地,日本、印度、朝鲜等国的高僧纷纷前来参禅留学。据统计,日本临济宗宗派有十余个,如高源寺、永源寺、祇园寺等,日本僧人将西天目山视为日本临济宗的“中兴之地”。建国后,许多日本临济宗僧人慕名前来西天目山寻根溯源。

天目山历史悠久,历代文人墨客也曾到访,关于天目山的诗词从梁代到清代绵延1500余年,现已收集到72首,其中不乏梁朝萧统的《登天目山赋示麾弟》,唐代李白的《送温处士》,杜甫的《宗武生日》,宋代苏轼的《东山诗》等佳作。如今山上尚有“太白吟诗石”。开山老殿中堂有后人所题对联“天目灵山端赖前人开拓,自然宝库全凭来者经营”,恰好概括了天目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