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评语:专业导师好评与建议


[闽南网]

­ 臨近春節,河南漯河市實驗中學 7 年級 5 班的學生一如既往地拿到了寒假通知書,仔細一看卻發現今年的和往年迥然不同,一向中規中矩的期末評語變成了兩行藏頭詩。

­ “卓然超群有實力,澎湃激情要加強”“潤澤書林儒雅軒,野闊學海舟揚帆”“雨露向陽力爭芳,彤燦學業勤為上”……

­ “給我的兩句評語第一個字嵌著我的名字,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名字還有這樣的內涵。”7 年級 5 班學生呂卓澎說,收到這樣的期末評語非常開心,也感受到了老師對自己的勉勵,感謝老師的良苦用心。

­ 據了解,7 年級 5 班共有 60 多名學生,每人兩行藏頭詩全部由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宋清華原創。

­ “央視的詩詞大會很受孩子們歡迎,我是想通過這種形式把詩詞融入生活。一方面,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要結合孩子們的個性,對上學期的表現給予評價和勉勵;盡最大努力寫好每一行評語,加深同學們對詩詞的興趣,也給孩子們留下個難忘的記憶。”宋清華說。

­ 據介紹,今年的評語寫作從元旦開始,前後耗時近兩週。

­ 拿到着通知書後,有的學生大聲將評語念了出來,有的則是交換著看。

­ “因為期末事情較多,每天只能抽空寫個七八條,有些同學的名字比較少見,寫起來難度較大,有靈感了就趕緊用手機備忘錄記下。”宋清華的手機備忘錄裡,整整齊齊存放著寫好的評語,“本就是常規工作,沒想到孩子們這麼喜歡。”

­ 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拿回這樣的評語,家長對老師的這種做法紛紛點贊。

­ 一位家長告訴記者,這種形式非常新穎別致,在內容上老師對孩子的特點把握很準確,也對學生寄予了厚望,確實用心良苦,這回很慶幸不是“別人家的老師”。

­ 延伸閱讀:

­ 同學互評 速來圍觀“段子手”

­ 還記得上個期末,那位給班上的學生寫下“最具詩意”的期末評語的石門中學老師嗎?這個學期給學生的期末評語,他又玩出了新花樣!這一次他讓全班 50 名同學,通過匿名的方式給其他同學寫下評語,再經過他的匯總整理,最終出爐了一批段子、金句頻出的不一樣的期末評價。這份評價在學生中再次引起熱傳和點贊。

­ 創新:期末同班同學間互寫評價

­ 上個期末,用藏頭詩為學生寫下“最具詩意”的期末評語的石門中學關文君老師,經本報報導後,這一別出心裁的評語方式引發關注。

­ 在剛剛結束的這個期末,關文君老師又有創新。“期末評語都是老師評價學生,有沒有可能讓學生來評價同學呢?”關老師想到這個主意後,就在期末結束前給學生們“布置”了任務。讓學生們為同班的其他同學寫評價,用一個關鍵字或者三兩句話。

­ “當時同學們都覺得很好玩,三天後,我總共收到了 50 名同學交回的 14000 多字的‘評語’。”關文君稱,對於同學們交回的評價,自己花了大概一個星期進行匯總和整合。

­ 為了學生們能暢所欲言,這些評價最終採取了匿名的形式。不過在梳理這些內容重新整理成文時,老師也有講究,並非“原文照錄”。“匯總評語的原则是表扬的都記錄。”關文君稱,至於批評的分情況錄入,多名同學普遍反映的錄入,個別同學指出的缺點和老師平时認識基本相同的也可以錄入,但個別带有惡搞、亂評或者比較偏激的,則不予以錄入。

­ 最終,根據同學們寫的這些材料,形成了每個同學大約 200 至 300 字的“期末評價”,並且在散學禮上用信封装好,發到了每個同學的手中。每份評價中,老師還用紅色標注起了有笑點的梗。

­ 這些來源於同學的評語果然是“不走尋常路”。這 50 份期末評語中,对同學們的評價花樣百出,同學們猶如“段子手”。比如该班一位男生收到的評語是:“髮型永遠梳得一丝不苟,潮流的先驅者。”形容班上的学霸評語是:“他不是天生强大,只是天生要強。喜歡調查別人的學習情況。”不過評價中也不乏認真指出同學的缺點,希望其提高的例子。比如有的評語指出同学“拒绝承認錯誤,以自我為中心。”“課堂上不夠積極,專注度不夠高”等。

­ 學生:收到的評價“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

­ 學生們對這樣的評價反應如何?記者了解到,在散學典禮上同學們收到評價後,拆開來看笑倒一片。“老師也有分享其中一些評語給大家听,同學們很開心,只是說到與自己相關的評語時,會有一些小害羞。”該班的黃同學告訴記者。對於自己收到的評價,黃同學表示是“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確實都比較中肯。

­ “相比起老師,同學們給對方相互寫的評價會更加直接,40 多名同學的相互評價,其實也更多維度、更客觀地反映了學生們這一學期的真实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關文君表示,其中一些評價還透露一些連老師平时都沒留意到的情況。“這樣的評價有利於家長更全面掌握孩子的情況,學生們也喜歡這一形式,也有利於他們對照自己的情況不斷改進。”

­ “這份評語真的很特別。”該班家長黎女士告訴記者,從小學到高中每個期末收到的評語都是老師給的主觀評價,並且都是常規的範本式的文案,但今年的這份評語是真正鮮活豐滿的評價出自己家的孩子。

­ “應該說評價的還很準的,因為是匿名的形式,同學們可以放膽直言,但老師有所把關,相信有利於她今後的成長。”該名家長說。禅城的一位初中老師也認為,讓學生們互評是不错的做法,以後也會考慮採用。“因為只有老師去評價是不夠全面的,有些學生比較文靜,平时老師的關注會比較少,那麼學生互評就可以提供更多角度,評價更全面。”

­ 建議:同學互評學生最好還是老師篩選把關

­ “雖然內容都經過把關,但還是有個別的同學提意見說一些評價‘有點過’。”關文君也客觀地指出自己在新嘗試中遇到的困難。

­ “有同學說這麼真实的評價,讓自己原形畢露了。”該班上的有同學稱,自己平时在公眾表現和私下在宿舍的表現會有反差。“平时在宿舍的時候放得開,沒想到这下被‘揭了老底’,平时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形象‘被毀了’。”不過該同學也坦言:“但想想自己平时確實也是這樣的,所以以後還是會注意一下。”

­ 對於這一評價方式,也有家長有不同看法。畢業於佛山一家高中的馮小姐告訴記者,高一時老師曾經讓班上的同學互相寫評語。她表示,當時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了一張白紙,對折分成左右兩邊,讓同學們輪流在紙上寫評語,左边為正面評價,右面為需要改進的建議。

­ 馮小姐回憶道:“這件事對我影響蠻大的,因為是純匿名評價,同學們都是暢所欲言,尤其是右面的改進建議,有一些評語太真實太直接,这让當時的我感到特別難過。”“如果讓同學互評,還是應該像石門中學這位老師這樣,經過把關和篩選會更好一些。”

­ 新鮮:不僅有老師評價學生 還有學生評價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