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板书设计(适合各种空间,提升家居品质)


《蟋蟀的住宅》
居住在草地上方的小小生灵——蟋蟀,其名气不亚于鸣声悠扬的蝉类。它的声名显赫,除了得益于那婉转的歌声,还与它的住宅息息相关。
与其他大多藏身于临时隐蔽处的昆虫不同,蟋蟀对于居住环境尤为挑剔。它不会安于现状,而是精挑细选地址,确保排水良好且阳光煦暖。它不会依赖现成的洞穴,而是亲力亲为,一点一滴地挖掘自己的舒适住宅,从宽敞的大厅直到隐秘的卧室。
但这小小的生灵又是如何拥有建造房屋的天赋的呢?它拥有什么特别的工具吗?答案是否定的。蟋蟀并非专业挖掘大师,它的工具如此脆弱,以至于人们对它的非凡成就感到惊讶。
年少时,我常在草地中捕捉蟋蟀,将其养于笼中,以菜叶为食,以供玩乐。而今,为了研究蟋蟀,我再次搜寻它们的巢穴。
在面向阳光的堤岸上,青翠草丛掩映着一條倾斜的隧道,即使骤雨倾盆,此处也能迅速干爽。隧道蜿蜒曲折,顺着地势延伸,最深不过九寸,宽仅一指,这就是蟋蟀的住宅。出口处总是隐匿于半丛青草之下,宛如一扇小门。蟋蟀外出觅食,从不触碰这叢草,因为它筑巢于此。那微斜的门前被精心耙扫,平整异常,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静谧无声时,蟋蟀便会在平台上弹奏乐曲。
屋内陈设简陋,但墙壁光滑整洁。主人时间充裕,将粗糙之处悉数修平。总体而言,住所朴素无华,却干净、干燥而卫生。若考虑到蟋蟀所用的工具如此简陋,这栋住宅堪称伟大工程。
蟋蟀通常在十月筑建房屋,正是秋初寒风渐起的时节。它用前腿刨土,还用钳子搬走较大的土块。它用强健的后腿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齿,可将泥土推向身后,倾斜铺平。
工作进行得十分迅速。蟋蟀钻入土中,若感疲惫,便会在未完工的屋门口歇息片刻,头朝外侧,触须轻微摆动。不久后,它又继续进去,用钳子和耙子奋力开工。我连续观看了两个小时,顿感焦躁。
住宅的重要部分即将竣工。洞穴已挖了两寸深,足够宽敞了。剩下的工作是长期的整修,今天挖一点,明天挖一点。这个洞穴可以随着天气的变冷和蟋蟀身体的增长而不断加深、加宽。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阳光照射到住宅门口,仍能看到蟋蟀不断地从洞中抛出泥土。
《蟋蟀的住宅》作者:法国自然学家 法布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识记 14 个生字,书写 14 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如何建造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拟人化写作手法。合作探究,学习课文中的拟人化修辞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蟋蟀努力创造自己的家园,不怕吃苦、不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学会像作者一样细心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蟋蟀的住宅是如何建造的,通过重点句段体会蟋蟀不怕吃苦、不随遇而安的精神。
主要内容: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指导学生复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2. 解释“随遇而安”的意思,体会蟋蟀“不吃苦、不随遇而安”的精神。
3.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蟋蟀住宅的赞誉,体会蟋蟀建造住宅的伟大性。
二、积累佳句,感悟写法
1. 摘录课文中描写蟋蟀住宅以及蟋蟀建造住宅过程的句子,理解作者细致观察的特点。
2. 找出并分析课文中运用拟人化手法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妙处,感受到蟋蟀的灵性。
三、总结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总结蟋蟀住宅的特点,强调蟋蟀不怕吃苦、不随遇而安的精神。
四、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蟋蟀住宅的特点:
- 排水优良
- 阳光充足
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 挖掘洞穴
- 不断整修
- 加深加宽
蟋蟀的精神品质:
- 不怕吃苦
- 不随遇而安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观察自然界的日记,字数 350 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