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肌锻炼方法(轻松打造饱满圆肩)


三角肌锻炼方法

为什么你的肩膀练不大?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三角肌锻炼方法

三角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肌肉群,为什么这么说呢?

职业赛场

在很多健美和健体的职业赛场上,老实说三角肌并不是拉开差距的评分点,因为能够登上这个舞台的人,他们的天赋和努力程度毋庸置疑,再加上其是小肌肉群,所以大家的三角肌都不会差,差距并不是很明显。

很多职业选手对于三角肌的态度是:坚持训练,够用就行!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大肌肉群训练上。

三角肌锻炼方法

大众健身

但在大众健身领域,三角肌训练的好坏却能直接明了地反应一个人训练水平的高低。

大家都有这种经历和感受:在健身房,这个人肩膀练得很好!整个肩膀看起来就很圆润,很宽大,体型也更趋近于V字身材,很令人羡慕!

三角肌作为人体中罕见的羽状肌群,它所能承受训练强度和训练后的恢复能力是非常惊人的,所以三角肌训练是一个靠时间积累,靠次数磨练的过程。

在训练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训练经验和技巧,会让你更有效率地练出好看的肩膀!

三角肌锻炼方法

关于三角肌的训练顺序,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从前到后练,因为总要有个前后顺序嘛。

比如按照这个顺序进行:

1. 肩袖热身(5-10分钟)

2. 坐姿哑铃肩推(前束,4组x8-12次)

3. 哑铃前平举(前束,4组x8-12次)

4. 哑铃侧平举(中束,10组x12-30次)

5. 蝴蝶机反向飞鸟(后束,4组x8-15次)

6. 绳索面拉(后束,4组x8-15次)

这个顺序完全没有问题。那么请大家仔细考虑下面这个问题:

一个人肩膀练的好坏看哪里?

没错,看肩膀练得宽不宽,圆不圆,那么你有没有见过一个人肩膀不圆润是因为前束缺失?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没有!

并不是说前束不重要,而是因为我们的三角肌前束在很多其他肌肉群的训练中,如卧推训练,都会顺带地锻炼到它,所以就你个人的肩膀训练水平而言,前束再弱也不会弱到哪里去。换句话说,如果你认为你的三角肌前束很弱,那我只能说你的中束和后束可能更弱,这个意思大家应该理解吧。

三角肌锻炼方法

我建议:大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后束的训练中来

把中束练好,不管是从前面还是从后面,整个人看起来都会更宽大,肩腰比例更好!把后束练好,当你从侧面看肩膀才会更饱满,不会有明显的缺失感!适当调整训练顺序,将自己薄弱的肌肉群置前训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训练收益。

肩膀训练的特殊性,也表现在训练次数上。

三角肌作为三羽状肌群,由三块肌肉组成,我们通常将其从前到后依次划分为三角肌的前束、中束和后束。

三角肌锻炼方法

三角肌肌肉群划分

三角肌前束:需要较大重量的刺激它才会生长,因此我们通常采用坐姿哑铃肩推、史密斯杠铃肩推、前平举等训练动作,每组训练次数建议为8-12次。

三角肌中束:作为羽状肌的中间束,其耐疲劳能力最高,也恢复得极快。我通常会采用高组数+高次数的训练方式。

就侧平举训练而言,一般我会进行8-10组左右的训练,每组训练次数根据训练重量调整,重量较大则每组完成15次左右,重量较小则每组完成30次左右!

三角肌后束:绳索面拉、蝴蝶机反向飞鸟、俯身哑铃飞鸟、俯身哑铃/杠铃提拉,每组完成8-15次左右。

前束:坐姿哑铃肩推,史密斯杠铃推肩,哑铃前平举等(8-12次)

中束:站姿/坐姿哑铃侧平举,绳索侧平举等(12-30次)

后束:绳索面拉,蝴蝶机反向飞鸟,杠铃提拉等(8-15次)

三角肌训练的动作有很多,我的建议是:

经典的训练动作一定要掌握,比如前束训练:坐姿哑铃肩推,史密斯器械推肩,哑铃/杠铃前平举,中束训练:站姿/坐姿哑铃侧平举,后束训练:绳索面拉,蝴蝶机反向飞鸟,俯身哑铃飞鸟。

以上这些经典的三角肌训练,要能够熟练掌握目标肌肉群的发力,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关于其他的一些新颖训练动作,如绳索前平举、杠铃提拉等,我的建议是:勇于尝试,说不定它就是你喜欢的训练方式!

如果大家觉得上述这些训练的技巧和细节掌握不够,或者说我确实找不到好的目标肌肉群发力,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Muscle Medness 首页中的专栏:《100个经典的健身训练》,里面有各个部位100训练动作的发力技巧、错误动作分析,良好的想象,帮助你更快的找到好的肌肉发力感受!

三角肌锻炼方法

100个经典的健身训练内容

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 初期训练

发力感受大于重量,所以如果你是个新手,应当从较轻的重量开始练起,并养成良好的发力习惯后循序渐进增加重量。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防止因弱侧过弱,大重量导致弱侧其他肌肉群长期代偿,造成体态或肌肉的不对称情况,后期再花时间纠正体态,很难受!(我的弯路)

第二 渐进超负荷

当你熟练某个肌肉群的发力以后,若想持续进步,训练重量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之一。遵循渐进超负荷原则,因为从理论上来说,你有多大的肌肉就能举起多大重量。</p

快讯!Max已在其专栏第27期更新了关于肩关节和肩袖肌群活动度和稳定性的练习,有需要的伙伴可以查阅!

本文重点介绍三角肌训练,从宏观的训练方式和原则出发,提出5点建议:

涵盖训练顺序、训练动作、重量选择、每组训练次数和热身技巧。请注意,以上所有建议均基于您能正确掌握训练动作的前提,学习训练动作和发力技巧是首要任务,然后才是应用这些建议。

自称"接地气又有深度的健身作者",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