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柑者言翻译(一字不变)


卖柑者言翻译

杭州有一名水果商贩,精通柑果储存之法,无论寒暑变迁,柑果均无腐败之虞。当他将柑果取出时,光鲜亮丽,玉质金黄。商贩将柑果置于市场贩卖,售价为同类十倍之多,然而人们竞相争买。

我用银两换购了一枚柑果,剖开后,有如烟雾扑面袭鼻。察其内核,则干枯败絮,宛如废料。我心生疑惑,遂向商贩发问:“子所贩卖之柑果,逢人推销,意欲何为?是为供奉祭祀,抑或接待宾客?抑或以华丽外表迷惑愚钝之人?子之所为,欺骗之甚也!”

商贩闻言一笑,开口道:“我販柑之业已历多年,此乃我之谋生之道。我售之,人买之,皆心甘情愿,未见有人非议,唯独子足感不满乎?当世欺世盗名之辈多如过江之鲫,难道寡人一人独遭谴责乎?子之识见,恐有偏颇焉。”

今朝佩虎符,坐皋比者,威风凛凛,堪称国家栋梁,然而彼等果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耶?峨冠博带,俨然庙堂之器,然彼等又岂能建不世之功,垂名万世耶?

盗匪横行,当朝之执政者却困坐高堂,无动于衷;生民涂炭,当朝之衮衮诸公却挥霍无度,不知民疾;官吏奸邪,当朝之政令法度却形同虚设,任其肆虐;社稷倾颓,当朝之权臣却醉生梦死,浑然不觉。观其巍峨高堂,骏马宝马,醇醴肥鲜,何人不心生敬畏,俯首拜服?

然何往而不复如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今子不察世情,反斤斤计较于吾柑之实虚!”

我哑口无言,默默退场。回到居所,回味其言,觉其类乎东方朔之流,滑稽谐谑。莫非此人痛恨世道纷乱,愤懑难平,假橘讽世耶?

  1. :经历,经过。
  2. 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3. :同“价”,价格。
  4. :代词,你。
  5. 笾(biān)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
  6. 瞽(gǔ):眼睛瞎。
  7. 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
  8. 皋比(gāo pí):虎皮,指将军的坐席。
  9. 洸洸(guāng):威武的样子。
  10. 干城之具:保卫国家的才干。干,盾牌。具,才能,才干。
  11. :才能,能力。
  12. 斁(dù):败坏。
  13. 糜(mí):同“靡”,浪费。
  14. 廪(lǐn)粟:国家供给的粮食。
  15. 醇醴(lǐ):指美酒。
  16. 饫(yù):吃饱。
  17. 巍巍:高大的样子。
  18. :仿效。
  19. :像。

卖柑者言翻译

说“器”:“器”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 指“用具的总称”。如《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如“投鼠忌器”。
  • 指“度量,胸怀”。如“器度宽广”,“器量弘深”。
  • 指“才能,能力”。如上文中的“昂昂乎庙堂之器也”。
  • 指“重视,看重”。如“先主器之”,“朝廷器之”。

明·刘基《诚意伯文集》

此文为明朝开国功臣刘基所撰政治寓言,其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成语喻人或事物徒有华美外表,本质却劣质。

卖柑者言翻译

此文以贩柑购柑之小事为引,借买卖双方之问答,层层推进,深入剖析社会问题。通过卖柑者之言,生动刻画满朝文武碌碌无为之丑态,辛辣讽刺鱼肉百姓,窃居高位之封建官僚,有力抨击元末统治阶级腐败无能,揭露当时社会黑暗。感情强烈,愤世嫉俗。

文章构思巧妙,笔锋犀利,援用对比、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行文之精彩纷呈和论述之气势磅礴。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语言凝练,却立意深刻,彰显作者之深厚功力,尤为后世所称颂。

(全文完)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爱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