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的原理:保护建筑免受雷击


古代和现代的避雷措施
在科技水平较低的古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非常严重,特别是雷电对建筑物的破坏。而现代,避雷针的发明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对闪电的防范能力,从而保护了安全和财产。
早在我国战国时期,人们就意识到雷电可以避免。他们认为,用大型坚固的石头建造房屋可以增强房屋的牢固性并避雷。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雷电的认识不断加深。汉朝时期,避雷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例如,"鸱尾"避雷法,即在屋顶脊上安装铜铁制的形状类似牛角尖的金属刺,指向天空。中国人喜爱用龙、凤、鱼等圣兽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小小的避雷装置也不例外。
避雷针的原理
避雷针如何实现避雷的?富有创意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揭开了答案。在一个布满乌云、雷电交加的傍晚,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在空旷草地上进行实验。他们放飞了一个装有金属杆的风筝,当风筝飞到高空时,闪电划过了风筝,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铁丝,感受到了触电的麻痛感。这表明富兰克林是第一个"触碰"到雷电的人。
富兰克林的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性质相同。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与此俄罗斯科学家利赫曼和他的助手罗蒙诺索夫在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中不幸被雷击身亡,成为雷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
面对危险,富兰克林并未停下脚步,他毅然决然地继续对雷电的研究。以风筝实验为基础,经过大量的实践,富兰克林最终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根避雷针。他将长度合适的金属杆用绝缘体固定在屋顶上,并在金属杆上连接一根粗导线。当雷电来袭时,雷电会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将电荷泄入其中,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电侵害。
现代避雷针
随着科技进步,避雷针得到了广泛应用。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呢?很多人误以为避雷针只是单纯地将雷电引向建筑物,事实上,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避雷针由接收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
接收器通常是金属针头,它可以感应大气中的电荷,吸引雷电。接地引下线采用抗热材料制成,将雷电流引至接地体。接地体埋入地下,负责将电流均匀分布到土壤中。
引入雷电流后,如果没有将电流泄入大地,反而会带来更严重的触电危险。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的设计和安装非常重要。要确保引雷和泄流工作能够有效进行。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一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有限的。国家颁布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采用"接闪杆"一词取代了"避雷针",更能准确反映其原理。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通常需要安装多根接闪杆,分布在不同位置。
接闪杆安装得越高,保护范围越大,防雷效果越好。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接闪杆通常安装在35米至45米之间。
通过采用"滚球法",可以大致测量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将一个一定半径的球体沿着建筑物外表面滚动,球体接触不到的地方就是安全的区域。
避雷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接收雷电、引流电流和接地释放,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免受雷电伤害。它的发明和不断优化,为人类的安全和财产保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避雷针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就,它为后来的电能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彰显了人类智慧和探索精神的伟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