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景阳冈赤手空拳斗猛虎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张苏君

武松打虎,堪称《水浒传》的封神事件。施耐庵写得扣人心弦,武松的神勇形象,栩栩如生,为人所津津乐道。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虎灾是多么的严重。

这也形成了国人与虎的复杂感情,爱恨交加。一方面爱之深:虎是中国最早的图腾之一,用来形容勇敢的将士,虎将、虎臣、虎士,调兵遣将的兵符用黄金刻成的老虎,乃至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也无所不在,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一方面恨之切,畏惧之余,虎成为恶的象征:为虎作伥、养虎为患、谈虎色变。虎灾的频发是时人的梦魇,自春秋战国起,即史不绝书。

1

春秋时期,虎灾便有发生。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见一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子路前去问询,妇人回答: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再问为何不搬走,妇人道:无暴政。孔子感慨万千,说出千古名言:苛政猛于虎也。

泰山脚下,虽远离郡县,但也非荒山野林。昔者、又、今,并非是同一时间丧身。一家三口先后丧身虎口,足见虎患不小。

东汉王充在《论衡·遭虎》就提到,“虎时入邑,行于民间。”老虎经常跑到城市逛街,四处游走,想想都瘆得慌!

乃至三国时,因为虎的数量惊人,孙权的娱乐项目就是外出猎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马为虎所伤”。气得张昭对孙权吹胡子瞪眼。

2

虎灾事件的记载,唐宋时期相对较少。大体是该时期商贸流通剧增,经济高度发达。

但关于虎的记载不少。杜甫在《遣兴五首》就写过,他应该亲眼目睹虎之真身,写得活灵活现:被捕后雷鸣般的咆哮,脚爪的张舞,眼睛的闪烁。

晚唐时军阀混战,人口锐减,老虎出现的频率更多。张籍《猛虎行》如此记载: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南山是在京都的附近,老虎大白天就绕林散步,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时不时到农家之中,猎取牛犊吃牛排。

宋代诗人陆游曾亲临前线,他武力高超,在诗篇中多次提到杀虎的辉煌业绩。诸如“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刺虎腾身万目前,白袍溅血尚依然”,画面感十足。

3

明清时期,虎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宋正海先生统计,从北魏至元末近千年中,全国发生虎患16起,东南地区仅为6起。而明清时期,东南地区出现虎患514次,近乎百倍。地域亦呈扩大事态,虎患从个别县市的个别现象,到几乎遍布东南,虎患州县197个,占比56%。

该地区死伤百人以上的虎患就有31次,其中伤亡百余人的12次,1000人以上的居然有4次,虎患的危害之严重,可见一斑。因相对多山的地理特征,江西、福建和浙江三省为高发区。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江西上犹县,“虎灾连年,群虎遍扰,各乡伤及死者五六百人。“

万历元年(1573年),福建古

人口的急剧增长,催生了对耕地的迫切需求。朝廷颁布利好政策,鼓励全民开荒垦田。玉米和番薯叶传入中国,因其产量颇丰,又适宜在山区种植。于是,大面积的山林被开垦为农田。虎的栖息地遭到挤占,不得已奋起反抗,人虎争夺生存空间的战斗异常激烈。

战乱因素。

明清交替之际,战火连绵,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或避难。明末张献忠屠蜀,清初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皆是屠戮数十万人的惨剧。顺治八年(1651年),全国人口锐减至1063万人,仅为明初人口的六分之一。

战事叠加,正常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政府也无法动员生产,导致城镇荒芜,土地荒废,为野生动物的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促使人向后撤,虎向前进。

生态破坏。

人类无序的开垦山地,不仅造成了水土流失,也毁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这导致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老虎食物来源匮乏,不得已袭击人类,虽非其所愿。

可见,明清时期的严重虎患,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未能遵守自然规律所招致的。

时至今日,人类占据了压倒性优势,老虎已成为濒危物种。人类意识到和谐共处的必要性,选择了调和之道,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这一珍贵物种。

先辈的惨痛教训,我们不可遗忘。展望未来,人与虎将和谐共存。

毕竟,广袤的土地,无数的生命皆应自由竞逐,才是最壮美的画卷。

参考文献:王子今《秦汉时期的“虎患”、“虎灾”》、刘正刚《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王觅道《明代华南的“虎灾”》、闵宗殿 《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虎患及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