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全诗(唐诗大全)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年少时的著名作品,几经流传之后,却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其中,顾安在《唐律消夏录》中指出,白居易在诗中使用“一岁一枯荣”连接上下句的方式过于明显。第五、六句中的“古道”和“荒城”意象重复,形成所谓的“合掌”。

除了这些问题,还有人质疑“离离原上”中“离离”的含义。另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后四句用词陈旧,缺乏新意。于是,他们将诗作腰斩,仅保留前四句收入语文课本。

这些质疑并非针对白居易本身的创作,而是源于后世评价标准的变化。

合掌”一词在唐朝尚未流行;“离离”的含义仍在争论中;至于将《赋得古原草送别》腰斩,则可能是明朝学者受错误引导,对作者生平理解不够所致。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在诗中以“离离原上草”描绘了茂盛的原野之景,引发了对少年时代故地的怀念。对于“离离”一词的含义,却存在不同的解读。

一些观点认为,“离离”指的是白居易曾居住过离山的离原。但更多的唐诗鉴赏辞典均将“离离”解释为“野草披离貌”,意为野草向四方散开,说明其生长茂盛。

从白居易的生平来看,他创作此诗时并非在思念儿时的乐园,而是缅怀在咸阳原上战死的先祖。

《新旧唐书》白居易本传中记载,白居易的祖先为楚国太子之后。太子被杀后,其后代白胜投奔秦国,成为秦将白起的后人。秦朝覆灭时,白居易的先祖在咸阳原上战死。

诗中的“原上”应该指的是咸阳原,“离离”则用来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诗歌开头四句通过描绘野草的枯荣循环,暗示白居易先祖虽已战死,但他们的精神不灭。后四句的情感则转为离别之情,表达对离乡游子深深的眷恋。

顾安认为“一岁一枯荣”过于明显,不利于突出“野火烧不尽”的意境。这种观点仅代表他个人的看法。

野草的自然生命周期与恶劣的外界干扰都对其构成生命威胁。诗人通过对照这两方面,强调了野草旺盛的再生能力,并不存在所谓的“上一句太明显,让下一句不能尽意”的问题。

合掌”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和入门级别的诗词格律书中都无法找到,而《辞海》对它的解释也仅限于佛家的双手合十礼。

网络上流行的“合掌”解释,认为诗歌上下句或出句对句中存在部分词意相同或相近,被视为“诗家大忌”。

这种所谓的“大忌”形成于明清时期,在唐宋之前并不存在。

南北朝时期的《诗品》和《文心雕龙》主要讨论诗歌的情志和声韵;唐宋的诗歌理论则侧重于平仄和对仗,均未提及“合掌”。在白居易那个时代,“合掌”的说法根本不存在。

情况在明朝发生了变化。明人夏棅在其著作《唐诗品汇》中将《赋得古原草送别》改名为《草》。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400" img_width="600" mime_type="image/jp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9f065dbc0b514f73af04901b62834533~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425937&x-signature=Kz

《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因收录于《千家诗》等古代儿童教材中而広く流传。换言之,此诗堪称古代诗歌教育的“范本”之一。

古人与当今网民一般,对儿童教育颇为重视,因此决不容范本有瑕疵。虽然夏棅并未“腰斩”此诗,但根据自身理解,对诗题作了重新拟定。

经清代顾安“确认”,白居易诗中的五六句有“合掌”之嫌。后人在编纂教材时,直接评定白诗后半部分不符格律,遂将其“腰斩”。

此举以今人拟定标准规范古人诗作,颇为迂腐而不妥。按照此标准,明清以前众多名作皆有“合掌”之弊。

如李白《峨眉山月歌》,有“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之句,“月”与“影”意象实为一体。依彼等标准,亦属“合掌”。

然我们不可据此否定其诗歌之美。类似例子,网上俯拾皆是,不一一赘述。

关键在于“合掌”、“格律”之形成时间远迟于白居易创作此诗。若以彼等要求衡量古诗,恐《诗经》亦当毁之矣!

明清时期文人诗作乏力,清人又好考据,遂致众多迂腐学究。历经一番考据,却仍未能探明《赋得古原草送别》真意。

他们认为此诗仅颂扬野草,实则大错特错。此诗假借咸阳原野草,颂扬昔日在此壮烈牺牲的英烈。

诗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明示此诗真题应为原题,即以颂野草为名,为亡灵“送别”。

因不知白居易身世,夏棅、顾安二人认为十六岁的白居易仅在作应制诗,类似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王孙归去”之典故,与他何干?实则干系匪浅!

无论后人如何看待此问题,至少从《唐书》及白居易家族文献记载来看,他确为秦将白起的后裔。咸阳原为秦故宫遗址,其登临此地,确有“王孙”在等待他“归去”。若能真正理解此诗,便不至于将其“腰斩”,更不会质疑其错失之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