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重大目标,需要坚定的信念、持续的投入、过硬的智慧和充裕的时间。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于静

编辑|周春林

头图摄影|邓攀

2020年9月,我国首次向全球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节能降耗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有些地方急于求成,甚至出现运动式减碳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共识。敏锐的企业家们意识到,碳中和可以倒逼企业转型,重塑企业发展未来,科技创新将大有可为;聪明的投资者们也将碳中和目标量化为具体的ESG指标,用其指导投资行为。比如,石油化工行业的投资人越来越倾向于投资短期项目,而那些具有技术实力和创新优势的新能源企业,则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对象。

但潜在的风险亦不容忽视。2021年,美国、中国、印度、巴西、英国、黎巴嫩等国家均爆发“电荒”,许多企业与居民受到波及。新旧能源替代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也在提醒着大众,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这项重大决策面前,更需要笃定的心态、持续的投入、高超的智慧以及相当的时间。

聪明大脑们的集体行动

如何让低收入国家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又不使得环境继续恶化,比尔·盖茨的回答是:“我没有解决方案。”

比尔·盖茨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广受关注。即使如他这样有钱又有想法的人,在书中也坦承要放弃化石燃料、实现零碳排放真的很难。毕竟,让新的替代能源做到像化石能源一样廉价甚至接近,没有那么简单。

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就该无所作为。比尔·盖茨认为,为了实现零排放,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投放光伏、风电这些现有的技术,另一方面还需要多方面的技术突破。他说他现在只会投放那些每年能带来5亿吨以上减排的新技术——假如进展顺利的话。

和比尔·盖茨一样,中国一些有钱又有想法的人也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以高瓴和红杉为代表的投资机构,纷纷发布了自己的主张宣言与行动方案。

2021年3月20日,高瓴资本创始人、CEO张磊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时,发表演讲称:当绿色转型成为明天最大的确定性,将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碳中和领域,绿色股权(PE/VC)投资正当其时。

一个月后,在红杉中国发布“零碳报告”的仪式上,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红杉会一如既往坚持‘责任投资’,不断深化在绿色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

高瓴的布局走在多数投资机构前面,且收益颇丰。自2020年起,高瓴开始致力于推动气候变化等学术研究的平台建设,成立了产业与创新研究院与专门的气候变化投资团队,并推出了专项绿色基金。在我国“3060”目标提出之前,高瓴已经投资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随着宁德时代股价的飙升,这部分投资在2021年二季度减持时翻了三倍。

在张磊看来,推进碳中和既是企业应对产业变革的关键举措,也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将奠定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优势。半年报显示,新能源和碳中和是高瓴布局的重点方向之一。不仅在二级市场上布局了隆基股份、比亚迪、通威股份、宁德时代、蔚来、小鹏、信义能源等热门公司,高瓴的一级团队还投资了碳阻迹、爱科农、蓝晶生物等企业。临近2021年底,他们的步伐仍然没有止步,调研了拓邦股份、麦格米特、汇川技术等多家新能源及相关企业。

与高瓴相比,红杉中国在碳中和方面出手更为谨慎。2021年3月,其与远景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并且在10月分两次对远景进行了数亿美元的投资。

在“3060”目标的引导下,2021年投身其中的资本也越来越多。据统计,仅在上半年,碳中和一级市场的投资规模就达到了405.29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除了高瓴和红杉外,其他有成熟案例的投资方还包括达晨财智、德同资本、东方富海、经纬中国、绿动资本-中美绿色基金、深创投、同创伟业、英诺天使基金、凯辉基金等。

碳中和需要更多行业参与

2021年,资本市场上新能源板块再次烈火烹油。光伏领头羊隆基的表现可圈可点,宁德时代的表现更是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在光伏产业链中,隆基是典型代表。下游需求旺盛,而上游硅材料受疫情以及行业周期性影响供不应求,涨价成为硅原料2021年主旋律。价格高于传统能源,不利于新能源的发展,“降本增效”也成为新能源领域永恒的命题。此前隆基已经通过单晶硅片的突破,倒逼行业进入“平价上网”时代,2021年11月30日,中游环节的隆基再次率先打响降价第一枪,各尺寸硅片降价0.41元/片~0.67元/片,降幅为7.16%~9.75%。

考虑到它做出这个决定的11月意外状况频发——组件在美国边境被扣留,以及一家电池工厂意外起火,这样的表率行动尤显珍贵。紧随其后,硅片行业排名第二的中环股份也宣布下调价格。

与光伏行业的隆基类似,锂电行业上游锂矿资源一矿难求,造成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的局面。作为中游电池厂商,宁德时代凭借其电池端的技术优势,承受住了来自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将涨价消化在自身环节,并没有向下游传导电池价格。

隆基和宁德时代两家企业,恰好代表了碳中和的两端:一个事关能源供给,如何提供清洁高效能源;一个事关能源需求,如何在使用端降低能耗。

除了那些被资本瞄准的新能源企业,碳中和还需要更多行业、更多人一起努力。

供给端主要是指由之前的煤炭、天然气逐渐替代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仅仅依靠“新能源”的发展还不够,还需要与之配套的“新能源体系”,主要是指储能和运输。

2021年,在大公司们竞相布局的储能领域,氢能最受追捧,原因在于它不仅可以作为储能

沈南鹏在有关碳中和的演讲中提到,红杉中国的投资决策新增了一项重要指标:企业的 ESG 表现和零碳管理能力。为了加强专业战略指导,红杉中国于 11 月聘请了新能源领域的权威专家李俊峰担任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对远景科技的巨额投资,正是看中了它在评估企业 ESG 方面的实力。

以 ESG 为指导进行投资已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共识。2021 年 10 月 31 日,各国领导人参加的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吸引了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为了防止随着政策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而导致企业资产缩水,投资者们越来越呼吁企业提高信息披露力度,并游说谈判代表讨论一种简化信息披露流程,让企业能够在易操作的框架内披露信息。

其目的只有一个,让资本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避免将资金投向不可持续的个体。

ESG 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指导企业经营,重塑企业竞争力。“新兴市场投资教父”马克·墨比尔斯在其著作《ESG 投资》中对 ESG 进行了全面解读,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G(公司治理)最为关键。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缺乏垄断或国家补贴的公司在接连不断的危机中往往难以存活,最终走向破产。通过有效治理,这些企业能够满足人们对环境、全球供应链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广泛关切,从而实现稳定发展。

在政策导向和投资者共同推动下,中国企业的 ESG 实践也在日益深入。新浪财经于 2021 年 12 月首次发布了中国企业 ESG 500 强榜单,赣锋锂业凭借其在开采、生产、再生利用等方面为推动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所做的贡献入围榜单。赣锋锂业自 2018 年以来成为特斯拉、宝马、LG 等全球知名巨头的供应商,除了自身的技术、保供等优势,ESG 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ESG 是一个很好的自我约束指标。

在碳中和的大趋势下,睿智的公司总会找到顺应趋势的策略,促使企业一路绿灯,而与趋势相悖的企业则可能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