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典故(师生求学与礼仪)


杨时,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卓越理学家,因将程灏、程颐兄弟的理学思想传播至福建,被尊为“闽学鼻祖”,其对中国理学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元1053年,杨时出生于福建明溪,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八九岁时便能吟诗作对,文采斐然,素有“神童”之称。

尽管后来的杨时投身于理学,但他最初接触的却是佛学。熙宁九年,24岁的杨时考取进士,荣获司户参军职务,然而他婉拒仕途之路,以身染疾病为由归隐乡里,潜心研读理学,并撰写了《列子解》一书,展示了他早年对理学的理解和钻研。

转折发生于杨时前往洛阳,拜师程颢门下。他与同门的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为“程门四杰”。在程颢的教诲下,杨时领悟了理学的精髓,学识突飞猛进,成为当时学界翘楚。

杨时的理学思想,不仅传承自程门,更在前贤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和创新。他师从程颢之后,又转投程颢的弟弟程颐门下,虚心求教,博采众长,从而对理学的理解更加透彻,悟出了更为深刻的义理,为日后理学的系统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杨时求学过程中的艰辛,被后人演绎为成语“程门立雪”。当时,程颐遭到迫害,被免职贬官。由于理学不被世俗认可,杨时与同窗游酢不畏艰寒,千里迢迢赶赴洛阳探望恩师。两人冒着风雪在程颐家门口苦等一日一夜,终于见到程颐,成为中国求学刻苦的典范。

之后,杨时任职徐州,在为官期间仍不忘继续求学,又撰写了《庄子解》一书。杨时的学术热情并未就此止步,他在41岁那年拜访了程颐,进一步深化了理学体系,不断延伸和拓展,将理学推向新的高度。

杨时不仅在学术上做出卓越贡献,对理学的传播也功不可没。他将理学从北方带到南方福建,成为理学在南方的奠基人,被称为“道南系”的开创者,对理学在全国的兴盛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位理学大师,杨时既是孜孜不倦的学问家,又是有担当的清官。他以“父母之心”对待百姓,在任期间深得民心。杨时的学术和官德,在今日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杨时担任浏阳郡守期间,遭遇旱灾,他立即奏请朝廷,恳请开仓赈粮,救济受灾百姓。随之而来的水患中,他又上书朝廷,请求减免灾民赋税,尽心竭力维护百姓福祉。

在浙江余杭任知县时,杨时得知奸相蔡京强占民地营建祖坟,百姓苦不堪言。他不畏强权,毅然向朝廷揭露蔡京的专横暴政,将他的恶行公布于众。杨时的不屈之姿,心系百姓的仁义之心,充分展现了他正直无私的品格,以及为官一任,以民为先的责任担当。

参考资料:

【《宋史·卷四百二十八·杨时传》、《杨龟山先生行状》、《龟山先生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