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是什么时辰(十二时辰中的第七个时辰)


近日,受首个台风“木恩”影响,南方大部分地区降雨趋于频繁,但气温持续高位徘徊,闷热潮湿,尤其是在午间,几乎寸步难行。那么,是否意味着伏天即将到来?今年入伏具体在何时呢?

俗语称“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意指一年当中寒冬季节的“数九寒天”为最冷时期,而夏季的“三伏”期间则为最炎热时期。“伏”意为阴气受阳气所迫而隐匿于地。每年有三次“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与“数九”不同的是,“伏天”的计算稍显复杂。

民间有一句节气俗语:“夏节三庚数伏天”,即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第一天。此处,“庚”字指的是“天干”中的第七个字,每十天重复一次。根据“干支纪日法”,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形成60个单位,分别代表一天。比如甲子日、癸亥、壬戌、辛酉等等。“庚日”即含有“庚”字的日子,每十天出现一次。

“一庚”为十天,“三庚”即三十天。但由于一年有365/366天,且不是60的倍数,每年庚日都会有所变化,导致入伏时间不固定,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

按照“干支纪日法”,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由于庚日十天一循环,头伏和末伏均为十天。但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中伏也是10天。如果出现五个庚日,中伏时间则为20天。有些年份中伏十天,有些年份中伏二十天。

今年夏至节气第三个庚日为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中伏有20天,从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末伏是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8月8日立秋)。

有人疑惑,夏至日照时间最长,为什么三伏天尤其是中伏才是全年最热的时候?这从节气的命名中可以找到答案。三伏天介于小暑和大暑之间,而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中伏正好处于大暑期间。

从科学角度上,夏至节气后,白昼时间逐渐缩短,夜晚时间逐渐增长。但白天仍大于夜晚,仍有热量吸收不散。随着热量持续累积,三伏期间地表热量存留达到最大值,自然成为一年中最炎热时期。到了三伏之后,地表吸收热量减少,散热量增加,气温逐渐下降。

由此可见,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并不是夏至,而是在三伏节气中的中伏和末伏期间,也就是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欢迎关注“农夫也疯狂”,每日分享农村有趣的见闻!(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