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教案(全本解析、重点讲解、深度剖析)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薛法根

摘要:教育是一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融为一体的“既科学又生动的”学科。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是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中,教师应始终保持求真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求真;坚持;创新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全球教育工作者如此庞大,为何教育不能成为一门既科学又生动的学科?深入思考后,我们会发现一系列让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有的教师长期教学,水平却毫无长进?有人将原因归结于这些教师缺乏改变教学理念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没有走上教育研究的正确道路。那么,一些教师做了很多课题,为何课堂教学仍然“毫无新意”?有人归因于这些教师的课题研究缺乏理论深度,未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那么,一些课题产出了众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为何还有那么多教师教不好课?

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张志公先生认为,当困惑时,不妨回到问题的起点重新思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科学”意为探寻教育规律,进行研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生动”意为根据教育规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呈现丰富的教育形态。由此可见,教育要成为“既科学又生动的”学科,必须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融为一体,而不是各自分离。“上课”也一门学科,要成为“既科学又生动的”学科,就要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样,终身在农田中研究,将水稻杂交课题与水稻农田耕种这两件事融为一体,即:带着课题进课堂,立足课堂做课题。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总结了自己的研究路径为“在这里—到那里—回到这里”。成尚荣先生对其进行了“再定义”,他认为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这里”就是“扎根课堂”,在课堂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智慧;“到那里”就是“研究课题”,带着问题到理论宝库中汲取新思想,寻找新路径和方法;“回到这里”就是“再造课堂”,用新理念、新方法创造新教学、新课堂,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如果课题是一颗种子,那么课堂就是一片土壤,种子在土壤中生长,土壤因种子而充满生命的意义。课题与课堂的实践统整,就是“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念好三字经:真、恒、化。

一、真:以问题开启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这门学科的精髓在于一个“真”字,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题研究,教师都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一方面,教师研究的是“真”问题,即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本质问题,如语文“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这些老大难问题。教师要勇于“啃硬骨头”,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真正让课堂焕发生机。教师要开展“真”研究,教学和研究是一步一步推进的,课题研究不能停留在假设上或纸面上,而要落地课堂,用课例来说话,用数据来实证。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找到不同的研究起点和路径,学会从问题出发,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

要善于从“小问题”入手。在教学一线,教师经常遇到大量“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和小麻烦。教师要时刻留意,如果能从小问题和小麻烦中发现对学生终身发展、对自己专业成长有意义、有价值的真正问题,那么就能通过“小”课题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1988年,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班级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内容視而不見、聽而不闻,自以为是学生走神,殊不知是学生视听能力的缺失。在教研员周建华老师的指导下,我以此为课题,开展了两年视听训练实践研究,通过“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复述要点、讨论问题”等专业训练,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变得“耳聪目明”。

要善于从模仿起步。面对复杂的大问题,我们常常感觉眼高手低,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将别人的经验移植到自己的实践中,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从模仿起步。1990年,我精心准备的第一次作文公开课上失败了。作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理论上的知识并不能立即解决实际问题。于是,我翻录了四盒《贾老师教作文》的录像带。每天下班后观看录像课,一边看一边记录,用心揣摩贾志敏老师上课时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句点评,然后把贾老师的课一节一节搬到自己的课堂里。从一开始的依样画葫芦,到后来的熟能生巧,我渐渐学到了精髓。1993年,我应邀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典礼上执教作文课《奇妙的魔术》,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要善于进行理论嫁接。模仿终究是模仿,教学要走自己的路,还是需要原创的研究和实践。1997年,我接手的班里有一个姓杨的同学,记性特别差,前学后忘。前任语文老师对我说,我是没办法了,现在看你的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读书。果然,我从《阅读心理学》中发现了心理学家米勒的组块原理,他说:人的短时记忆只能保持“7±2”个组块,超过记忆的阈限就会造成记忆障碍。我们可以减少组块的数量,增加组块的容量,将零碎的信息整合成有意义的大组块,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根据这个原理,我将课文中的10多个词语按照故事情节分类教学,小杨同学居然很快就识记了。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将这个组块原理嫁接到阅读教学中来,解决教学内容碎片化的难题?由此,我提出了“小学语文组块教学”这个原创性的课题,开始了语文教学研究之旅。

有人说,没有一棵树,一开始就是树。它首先是一颗种子,经过冬寒暑热,才变得枝繁叶茂,成为一棵大树。从小问题入手,移植他人经验,跨界嫁接理论,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p style=" 第一轮:融合心理学组块原理,化解教学内容碎片化困扰
语文教材以文选编排,一课之中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多个层面。不同的老师可能从中提取不同的教学重点。这样的散点授课方式,会导致学生一会儿学习这一点,一会儿转移到另一点,频繁切换学习频道,看似学习了很多,实则掌握甚少。这正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所在。
以教学《青蛙看海》为例,一位老师在一堂课中提了37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教学收效却微乎其微。我们可以借助组块原理,将37个内容点整合为三个板块:
- 词串板块:选取“一双有力的翅膀、四条善跑的长腿、一级一级跳石阶、不知不觉登上山顶”四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熟读词语、用词讲故事。
- 朗读板块:学生先练习朗读青蛙与苍鹰、松鼠的对话,再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故事。
- 讨论板块:学生围绕“要登上山顶看大海,青蛙为什么一开始觉得难,后来又觉得并不难?”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会前后比较、多角度思考,从中概括了多个做人做事的道理。
有人评价组块后的语文课,犹如用水洗过的天空一样干净。组块教学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化繁为简,让课堂更加清晰有序。
第二轮:嫁接多元智能理论,聚焦语文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板块式的教学内容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似乎是一个大拼盘,少了主线,缺了灵魂。有一次,我们在教学《鞋匠的儿子》时,虽然呈现了词语、朗读、讨论等多个板块,但感觉就是在课文里兜圈子,做的是纸上谈兵的功课。学生在课堂里说得头头是道,到了生活里却无能为力。
比如,一位同学在捐款时,因为家境一般,只捐了三元硬币,有同学就取笑他:“叮叮当当的,你捐得可真不少啊!”这位同学无言以对。课文中的林肯在遭到参议员的羞辱之后,淡定自若,仅仅说了三段话,就化解了尴尬,赢得了一片掌声。秘诀是什么呢?
我们立刻设计了言语探秘板块,学生经过一番探究,终于恍然大悟,发现了林肯“谦卑有礼、有理有节、以退为进”的说话艺术。于是,他们用这样一段话化解了尴尬:“我非常感激你对我的夸奖。我知道,我捐得并不多,但也代表了我的一片心意。有人说,穷人捐出的一块钱,有时比富人捐出的一百元还要珍贵。假如我连一块钱也没有,我也会给他们一个善良的微笑。爱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这就是语文的智慧,语文教学要培养的就是能运用语言、创造语言解决生活问题的人。由此,我们嫁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开展了为期五年的“智慧解放理念下的组块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言语智能”这个核心目标,让语文课堂超越知识与技能,有了“主心骨”。
第三轮:借力语用学关联理论,提升语文教学过程效能
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又发现言语智能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深度交互的思维过程,就是要像专家那样思考问题。比如,推销员的言语交际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他只要和你谈上三五分钟,就能摸准你的心理,激活你的需要,你就会心甘情愿地买他的产品。
大家对许地山的《落花生》耳熟能详,一般人都关注“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却忽略了“怎么跟孩子讲做人”这个更具语用价值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像父亲那样来讲道理”的学习任务,聚焦父亲与孩子们的对话,探索与运用其中的“专家思维”。
文中的父亲,先是“物与物比”,凸显花生的最可贵的特点;然后是“人与物比”,突出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最后是“人与人比”,从正反两个侧面强调要做什么样的人,不要做什么样的人。三次不同的“比”,由物及人,由人及理,层层推进,句句因果,体现了语言的逻辑力量。这样的语文教学,教得专业,学得深刻,用得透彻,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智能挑战。
由此,我们引入了语用学关联理论,提出“关联理论视域下的组块教学实践研究”,一做就是10年,以近百个教学课例展示了关联理论下的组块教学,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

三、化:以课题创新教学
课题的研究成果不应该停留在研究者的课堂里,而应该走进更多一线教师的日常课堂中,这就需要对课题成果进行普适性的实践转化,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举三反一就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找到基本教学规律,提炼可教可学的教学策略;举一反三是在迁移运用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优势潜力,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组块教学的课堂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首先,要准确把握组块的内涵要义和操作要领。其次,需要精益求精的课堂磨炼,才能体现简约之美。

  1. 简化:将组块教学的成功经验提炼为可观测、可使用、可评价的教学产品,实现课题成果的产品化运用。比如,如何组块?我们提炼了六条实操路径,即字根识字、词串识记、句式类化、结构变式、主线勾连与类篇教学,解决了识字学词、单篇读写、群文教学等教学内容的结构化问题。再如,如何组块教学?我们借用“九宫格”,设计了“九宫”学习单,即:将教学过程设计在九个方格内,正中一格为“学习目标”,四周八格为“学习任务”,正所谓“目标在中央,任务在四方”。“九宫”学习单是一种可教可学的教学工具,实现了教有思路、学有地图,一单在手、教学不愁。
  2. 转化:将组块教学的课例研究提炼为可示范、可复制、可操练的教学研究模式,即“一课三磨”,以团队共同磨课的方式创造教学课例,反复打磨组块教学的思想理念和策略方法,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一磨教材解读,通过删、增、改等路径整合内容板块;二磨活动设计,整体设置“课堂情境、角色任务、系列活动及具体步骤”;三磨现场重构,通过课堂观察及反思重构,设计更优化的教学方案。“一课三磨”就是课题思想与课堂实践的磨合过程,磨的是课,得的是法,成长的是人,让人脱胎换骨,化蛹成蝶。20多年的组块教学研究,打磨出“螳螂捕蝉”“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等100多个经典课例,培养了一大批名师。
  3. 深化:将组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向纵深推进。课题研究没有止境,嫁接不同的理论,就会打开不同的窗口,就能从不同的侧面深化对课题的理解,完善对课题的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素养导向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组块教学的“板块式课程、联结性学习、统整型实践”恰好与此呼应。由此,我们在核心素养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