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女性对皇帝或其他尊者的自称)


臣妾
提到“臣妾”,大家立刻想起的是......
原来,“臣妾”在战国之前是奴隶的称谓,男性奴隶称为“臣”,女性奴隶称为“妾”。《尚书传》中记载:“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

“臣”字的原始含义是一个立起来的“目”。奴隶面对主人时,低头垂目,眼睛呈竖立状,这个字形象地描绘了奴隶卑微的地位。

“妾”字由“辛”和“女”组成。“辛”代表古代的刑刀,在奴隶的头上刻上记号,表明她们是自己的女奴。
后来,“妾”被用来代表地位低下的女性。战国之前,天子的妻子称作“后”,诸侯的妻子称作“夫人”,普通人的妻子称作“妻”。这些都是经过正常的婚姻仪式迎娶的,而妾则不同,只能从旁门进入。正如《礼记·内则》所记载:“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妻是通过聘礼迎娶的,而妾只是被带回来的。先秦时期,嫁女时往往会陪嫁几名丫鬟,既伺候正妻,又承担陪睡的义务。妾逐渐成为小老婆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