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生活都有哪些趣事(用微重力挑战日常活动)


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马帅莎 郭超凯)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飞行已满7周,航天员近期在中国空间站忙些什么?如何度过休闲时间?如何保持身体健康?航天员太空生活新“剧透”再次引发关注,不少人说“忙着看奥运,也不能忘了‘九霄云外’的航天员”。

记者获悉,在轨飞行超过一半,三名航天员已广泛使用人系统研究机柜开展科学实验,涵盖骨骼、心血管、肌肉等人体系统和细胞学机制的研究。其中,神舟十二号任务将完成中国空间站49项航天医学实验项目中的14项。

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表示,这14个项目瞄准任务需求、前沿探索和长期飞行的相关数据积累三方面。

在繁忙的太空工作之余,航天员还需自行开展常规医学检查。在中国空间站生活一个多月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空间病症状。为确保航天员安全顺利度过任务期,医监医保室主任徐冲表示,航天员每天要完成一次医学询问通话、每周一次健康评估和每月一次综合评定。

在太空做“体检”是怎样的体验?近日公开的视频显示,航天员汤洪波为聂海胜进行了静脉采血,还在暗室环境下为他进行了眼底检查。据了解,眼底检查是航天员医监医保工作的重要项目,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往往会导致眼底病变。

徐冲透露,航天员之间需互相检查,包括静脉采血、血常规检验、尿常规监测。他们还需学会超声检查,进行超声影像评估。这些常规医学检查对他们而言已驾轻就熟。

“骨丢失”也是空间病理现象之一。失重环境下生活时间长了,骨密度会逐渐下降。为对抗失重生理效应,航天员每天需进行体育锻炼。

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拉力带……有了这些设备,航天员可在空间站进行“花式健身”。太空跑台上的重力模拟装置,能让航天员相当于在正常重力环境下跑步。此前,汤洪波还用相机记录下了“健身达人”聂海胜跑步的影像资料。

长期飞行的航天员,每天运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李莹辉表示,锻炼对航天员已成常态,飞行时间越长,运动强度应逐渐增大,才能对抗失重的生理效应。

除了工作和健身,闲暇之余,航天员也不忘关注地面信息。地面定时发送新闻节目,视频显示航天员聚在一起收看新闻联播节目的画面。

三位航天员都配备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可正常接打电话和网络视频,方便与地面工作人员沟通工作和与家人问好。这些智能设备上的应用软件还可控制空间站内的灯光,扫描二维码获取包裹物品和实验设备的信息。有线通话器和蓝牙骨传导耳机提高了航天员打电话和视频通话时的交流效率和便利性,偶尔也能让他们听听音乐。(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