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小说人物命运与社会变迁的缩影)


长久以来,闲暇时光已不再眷顾我,直到孩子突然告知,要与她共同阅读一书并撰写读后感。这一指令唤起了我久远的记忆,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只是昔日同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我的孩子。我们并肩而坐,翻阅贝蒂·史密斯的《布鲁克林有棵树》,以此勉励自己,也以此勉励孩子。

《布鲁克林有棵树》讲述的是主角弗兰西从懵懂孩提成长为成熟大人的经历。作为一个为逃离苦难而移民的孩子,贫穷如影随形,社会底层的种种冷暖无时不刻伴随着她。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却给我们上演了一出悲切而激昂的人生戏剧。

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能淬炼人的性格。苦难不一定要经历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或灾难。每每读到孩子们衣食不保、心灵饱受无端嘲弄,我总是心潮澎湃、潸然泪下。约翰尼夫妇在贫穷中挣扎,却无法改变他们听天由命的命运,但他们的女儿弗兰西却从苦难中萌发了渴望和期盼,学会了辨别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激发了她的抗争精神。与生俱来的苦难铸就了弗兰西坚忍不拔的性格,在生活的面前,不是我们被苦难击倒,而是我们把苦难击倒。弗兰西用她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坚强者的答案。

学习是一生的舵手,它确保我们朝着希望的方向航行。尽管家境贫寒,但弗兰西从小就在母亲的引导下阅读《莎士比亚》和《圣经》,由此培养了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她在工厂中的得心应手和在报社中的出类拔萃,无不彰显了她对学习的热爱。正如她年迈的外婆所感慨的那样,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改变贫苦的命运。这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也是我们现在和今后的永恒主题。世界瞬息万变,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突飞猛进,社会纷繁复杂,知识不断更新换代。想要实现一个目标,一个理想,无不需要扎实的学习,持续的努力。哪怕一时的懈怠,都有可能被时代远远抛下,让我们追悔莫及。企业家时时如履薄冰,不断学习,尚难保证基业常青;科学家夜以继日,攻坚克难,仍有无数猜想至今是谜;年轻的学子,本就身处漫漫求学路上,更应珍惜时间,发奋学习,为未来的成功铺路。

亲情是人生的温暖基石,给予我们真正的幸福。弗兰西是不幸的,因为她从小就与贫穷为伴,父亲英年早逝;但弗兰西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位深爱她的父亲。这位像大孩子一样的父亲宠爱她、照顾她、迁就她、陪她游戏玩乐。当她在中学毕业典礼上收到去世半年、父亲精心为她准备的毕业祝福鲜花时,她早已泣不成声。父亲虽然离世,但他无微不至的爱却从未走远。浓浓的亲情给了她无穷的温暖和力量,让她在孤独和痛苦时总能找到慰藉。亲情是炽热的,让父母和孩子心心相连,互相温暖;亲情是无私的,即使化身仙人也无时不刻牵挂着;亲情是最真切的,在争吵后的关怀,在批评后的鼓励,在赌气后的思念,在包容一切喜欢和不喜欢。

布鲁克林的那棵树——那是一棵成长的树,抗争的树,幸福的树,它不仅扎根于布鲁克林。读过此书的人,都应该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一棵鞭策自己不断成长的常青树,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