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唐诗中的“以汉喻唐”现象
王昌龄的《出塞》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借汉朝来比喻唐朝,而这样的现象在唐诗中十分常见。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开篇便有:“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汉代强盛,影响深远
大汉王朝是不叫胡马度阴山[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strong>封建王朝中实力强大的朝代,对后世影响极深。汉代的帝王将相、后宫妃嫔、文学大牛、艺术等,都被唐代诗人引作征引对象,出现在其诗歌之中。这是唐代诗人用“以汉喻唐”的方式[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曲线议国,用来表达自己对国家认同感,或用委婉的方法批判统治阶级,既是是大唐对大汉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对大汉民族自豪感的延续。
延续民族自豪感
“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使用典故的一种习惯。其原因首先是民族自豪感的体现。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国力异常强盛的朝代,在疆域上实现了大一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如此大的盛世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抹亮色。因为汉朝的强盛青史留名,所以唐人才喜欢拿自己生活的唐朝来和大汉做比较,而这种现象在[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边塞诗中出现的较多。
唐代统治者的崇汉心理
唐代统治者的崇汉心理,进一步激发了民族自豪感。上文已经提到,汉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的一抹亮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这让大汉名留青史。在李渊起兵之时,就有人拿汉高祖刘邦与之相较,而李渊也乐得接受。唐代的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有了比拟强汉的意识。连《全唐诗》中唐代帝王祭祀宗庙时的祭词都有对汉朝的歌颂,如《仪坤庙乐章 · 昭升》中有:“尧坛凤下,汉室龙兴”,《汉宗庙乐舞辞 ·灵长舞》中有:“天降祥,汉祚昌”,都是对汉朝国事的歌颂。而祭祀宗庙之词写成这样,是对统治者的最高传达。[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唐代士人对汉代文学的激赏与唐代统治阶层的崇汉心理相一致
“以汉喻唐”出现的原因,也和唐代士人阶层对汉代文学的激赏与唐代统治阶层的崇汉心理相一致有关。唐代国力强盛,所以唐代的文人也有傲骨,虽有对汉朝的崇拜,但是也致力于证明唐代和汉代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如,王勃有“唐承汉统说”:“自黄帝至汉,并是五运,五行已遍,土运复归,唐德承之,宣矣。”意思是说唐代的国运承继于大汉。[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而且,唐代诗人也丝毫不吝啬表达读汉代文人、文学的喜爱,还常以汉人自喻。如,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和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其中的“新”就是相较于汉代乐府而言的;而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其中的“古文”指的就是汉代的文章。而且很多耳熟能详的大汉人物,都出现在了唐诗中。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军李广”。[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唐代诗歌文学的发展
唐代诗歌文学的发展,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诗歌文学开始了自觉的觉醒。诗歌艺术的发展,自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创作观点后,指出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观点和精神,受作者本人品质、气性的影响,中国的诗歌就开始了文学的自觉,开始变为逐渐塑造自身的审美,而唐代的文学发展也受此影响。大唐的诗人们开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借由诗歌这一载体,而表现出来,所以当时的“崇汉心理”,也在唐代诗人的诗歌中表现了出来,于是“以汉喻唐”的用典形式大量出现在唐诗中。[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唐朝的诗人借前人来抒发壮志豪情和郁郁不平,也因此让诗歌有了思想深度以及写作手法上的关照之美。因为诗歌是凝练含蓄的艺术,含蓄的用词可以让诗歌的内涵有很大的提升,而“以汉喻唐”这样用典的手法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不仅让诗歌有了思想深度,也用历史人物和事迹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以汉喻唐”的手法还增加了诗歌的讽喻功能,如李白的《悲歌行》中有:“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就是假借李广难封的事情来自比。[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边塞诗中的“以汉喻唐”现象
“以汉喻唐”现象在边塞题材中出现得最多,是因为唐代和汉代的边塞都有亟待解决的游牧民族问题。汉代最有名的战争甚至是大将,多是因出击匈奴而得名,如著名的卫青、霍去病等等,也可见汉朝的边境盘踞在大汉边境的匈奴是一个极大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唐朝也不例外,唐代周边有契丹、吐蕃等游牧民族,大唐与他们之间的战与和也是唐朝边塞诗诞生的原因。[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gaofengtu.oss-cn-beijing.aliyuncs.com/1/8dfd247f2871f256a84cb6d8

唐诗中的汉代风情

汉代对唐诗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边塞诗中"帝王"、"将军"、"边事"等意象,汉代的倾城美人也时常在唐诗中徐徐走来。如李白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便借赵飞燕之美,勾勒杨玉环的绝世容颜;而王昌龄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则以班婕妤的凄凉,折射出唐代宫廷女子命途多舛的悲哀;更有白居易《长恨歌》开篇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以汉皇比喻唐皇,以此暗示后者的薄情。

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唐诗中的汉代精神

汉代对唐诗的影响,更体现在博大精深的文化对唐诗精神的深远塑造。汉赋作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以其恢弘壮丽、兼容并蓄的特点,展现了大汉王朝的盛世气象,饱含着昂扬向上的格调。这种文学风气随着唐对汉的尊祟,影响了唐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唐诗便是最典型的例证。试看唐诗中的名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诗涵盖古今,博大精深。

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汉乐府诗对现实的关怀,也在唐诗中得到很好的延续。以现实主义诗歌代表杜甫为例,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饱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相如逸才亲涤器 ,子云识字终投阁",则借司马相如的遭遇,宽慰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

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汉代作为封建史上的杰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盛世王朝。从"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到苏武牧羊的坚贞忠义,再到张骞出使西域的勇武魄力,汉代处处彰显着大国的风采。汉代的君主、名臣、名将甚至史书,皆成为唐代人追慕的对象,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不叫胡马度阴山全诗

这种对汉代的仰慕之情,延伸到了文学艺术之中,催生了"以汉喻唐"的现象。汉代的帝王妃嫔、文学巨匠和艺术瑰宝,都被唐代诗人引入诗歌,用强汉来比拟自己的国家,抒发对国家自豪和文化的自信。他们也借用汉代的典故来针砭时弊,讽刺昏君暴政,曲线婉转地表达政治见解,成为唐诗中频繁出现汉代题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