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


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与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相对应。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拥有丰富的习俗,包括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和放烟花等,各地区还增添了独特的庆祝方式,例如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和打太平鼓,为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氛围,标志着新年的正式结束。

一、元宵节的由来

在古代,正月被称为“元月”,是全年第一个月,而“夜”称为“宵”,正月十五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被冠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也被称为“上元节”,源自道家的“三元”说,将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元宵节起源于民间燃灯祈福的习俗,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但真正将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全国性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有关,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推崇佛教,听闻佛教僧人正月十五观佛舍利时燃灯敬佛,便命令士族庶民挂灯,逐渐形成了热闹的民俗活动。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到了唐朝,佛教盛行,举国上下都在正月十五日“燃灯供佛”,佛家灯火点亮了民间,元宵节点灯赏灯也成为国家重要节日之一。

二、元宵节的习俗

(一)元宵节吃什么?

1、吃汤圆、元宵

南方人过元宵节吃汤圆,与北方元宵的制作手法不同,汤圆将馅料包在糯米粉皮中;而元宵则是将馅料切块,沾水放入糯米粉中滚制而成。二者都寓意着团团圆圆。

农历正月十五

2、打油茶

打油茶是侗族和瑶族在广西、贵州、湖南等地过元宵节时的特色美食,又称“吃豆茶”,元宵佳节,他们会用油茶招待客人。

3、元宵茶

在陕西和福建部分地区,元宵节流行喝元宵茶,这里的“茶”实际上是一种加入各种蔬菜、水果、肉类和调味料的热汤面。

农历正月十五

4、生菜

广东人在元宵节有“偷”生菜的习俗,将生菜与糕饼混合煮食,“生菜”与“生财”同音,有着吉祥的寓意。

5、油茶面

陕西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是油茶面,用炒熟的牛油面粉,加入各种配料熬制的糊状美食。

农历正月十五

6、枣糕

河南一些地区在元宵节喜爱吃枣糕,枣糕是用红枣、蜂蜜、红糖和面粉混合制作而成的,既可口又寓意美好。

农历正月十五

8、面条

在河北部分地区,元宵节除吃元宵外,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寄托着新的一年福延绵不绝的美好愿望。

农历正月十五

(二)元宵节玩什么?

1、赏花灯

赏花灯是元宵节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祈求社会安宁和平。

农历正月十五

2、猜灯谜

猜灯谜是中国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十五人们挂起彩灯,将谜语写在灯谜上,让赏灯者猜谜底,既增添节日趣味,也展现人们的机智才华。

3、放烟花

相传远古时,凶禽猛兽伤人畜,人们团结抵抗。有一天,一只迷路的神鸟被猎人射死,玉帝震怒,下令正月十五放火烧人间。玉帝女儿得知后告诉百姓用点灯、燃放鞭炮和焰火的办法骗过玉帝,使人们免于灾难,因此正月十五放烟花成为纪念保命之举。

农历正月十五

4、舞龙灯

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吉祥如意,新年和元宵节都会用舞龙祈福庆祝,寄托着龙保佑人们的平安愿望。

农历正月十五

5、舞狮子

狮子代表勇猛威严,能驱邪镇妖,所以元宵节舞狮子寓意祈祷来年幸福平安。

农历正月十五

狮舞有南北两种派别,北派以舞“武狮”为主,南狮派则以“狮子郎”逗引狮子,展现各种舞蹈,诙谐风趣。

6、踩高跷

踩高跷是极富趣味的活动划旱船的习俗
旱船节是纪念大禹治水有功的传统。旱船并非真正的船只,而是用两块薄板制作成船形,覆盖上彩布装饰,人在里面做出划行的动作,一边唱歌舞蹈,一边模仿划船的姿态。还有一位男子扮成船客,以滑稽的表演逗乐观众。旱船活动在许多地区过年期间广受欢迎。
元宵习俗掠影
华夏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元宵节期间的习俗丰富多彩。其中包括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在此不一一赘述。
元宵节禁忌
1. 不洗头
民间传说中,头发的“发”与发财的“发”同音同字,因此洗头发会洗掉财运。故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忌讳洗头,以保住来年的财运。
2. 不借钱
过年期间还未结束,将钱借给他人,被认为是将家中的财气散出。也不向他人借钱,因为借钱欠债,同样不利于留住财气。
3. 米缸不可空
春节刚过,米缸里不能空空如也。否则,预示着来年家中会越来越穷。
4. 衣着干净完整
元宵节当日,衣物不要弄脏或弄破。过年期间是喜庆的日子,破烂肮脏的衣着象征着新的一年运势坎坷。
5. 保持干活工具完好
干活工具是人们赖以吃饭的工具。在元宵节这一天损坏了工具,相当于损坏了自己的饭碗。人们一般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停止干活,避免砸饭碗。
图片出处: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