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自然浓


中华民族素来富于浪漫情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以歌咏言,将内心感触融入音律,“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由此诞生了《诗经》,这也印证了诗歌源于歌唱的起源。

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皆是寻常。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交织着生命的悲欢离合。面对人生的起伏跌宕,文人墨客往往以笔为介,将心中所思所感倾注于诗词之中,化作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佳作,触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情到深处自然浓

骨肉相残的悲歌

《七步诗 》

三国·魏 ·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之间,本应血浓于水,帝王之家的手足之情,却往往脆弱不堪,甚至充满杀戮与算计。

曹植,这位才高八斗的文学奇才,不幸便生于帝王之家。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自立为帝。

曹丕登基后,对才华横溢的弟弟曹植一直心存忌惮,意欲除之而后快。为了彻底击败曹植,曹丕决定从其最擅长的诗歌入手,命其七步成诗,否则便要痛下杀手。

在一次朝堂之上,曹丕当众命曹植七步之内赋诗一首。曹植悲愤交加,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七步诗》。

诗中以豆萁煮豆的比喻,形象地刻画了兄弟相残的残酷现实,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情到深处自然浓

魂牵梦绕的故土

《乡思》

·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多少人年少时怀揣梦想,背井离乡,渴望闯荡出一番天地,衣锦还乡。现实往往残酷,漂泊半生,最终却成了无根的浮萍。

漂泊在外,看似自由自在,实则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块柔软的地方,那是故乡的记忆,每每触碰,便会隐隐作痛。

没有人愿意离开生养自己的故土,为了生存,为了追寻梦想,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情到深处自然浓

生死相隔的友谊

《梦微之》

唐 ·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人生得一知己,实属不易。元稹与白居易的友谊,便是一段千古佳话。

二人相识后,惺惺相惜,成为莫逆之交。三十余年来,二人或形影不离,或书信往来,诗词唱和,情谊深厚。

天不遂人愿,元稹先于白居易离世,令白居易悲痛万分,久久无法释怀。

元稹去世九年后的一天,白居易在梦中与好友重逢,醒来后,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

诗中表达了白居易对亡友的深切思念,以及阴阳两隔的无奈,读来令人动容。

情到深处自然浓

阴阳相隔的爱情

《江城子·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38岁,距离爱妻王弗去世已经十年了。

苏轼与王弗伉俪情深,天命弄人,王弗早逝,令苏轼悲痛欲绝。

十年后的正月二十日,苏轼梦见亡妻,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词。

词中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以及阴阳相隔的痛苦,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情到深处自然浓

国破家亡的悲愤

《有感 》

清·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古训在国家危难之际显得尤为沉重。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河山,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挺身而出,共赴国难。

1896年,腐朽的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悲愤,爱国志士谭嗣同更是满腔热血,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七言绝句。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诗句字字泣血,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无尽悲痛。即使跨越百年,这沉痛的呐喊依然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