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的故事和道理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以“办法”为主题,精选古代寓言、现代生活和经典童话,旨在引导学生:遇事要积极想办法。《揠苗助长》作为单元代表篇目,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解读,以期抛砖引玉。

经典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白话翻译:

宋国有个农夫,担心自己种的禾苗长得太慢,就整天到田里去把禾苗往上拔高。一天下来,他累得筋疲力尽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已经枯死了。

天下人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图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农夫,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禾苗。

故事解读:

这个故事浅显易懂,讲述了一位农夫为了让禾苗快速生长,采取了拔苗助长的错误方法,最终导致禾苗枯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故事寓意最好的切入点是:农夫拔苗的行为对不对?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原因,答案越多越好,如果能提出三个及以上角度的分析,则是难能可贵的。

农夫的拔苗行为为何是错误的?心理学认为,错误的认知会导致错误的行为。作为一名农夫,对禾苗生长规律应该有基本认知。农夫的错误在于急于求成,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经验常识与期望值发生冲突时,农夫的感性战胜了理性。

农夫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客观规律,也反映出急功近利、缺乏耐心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身上也较为常见。

每位老师都希望学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优异,恨不得将所有知识都灌输给他们;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听话懂事、学习进步、比其他孩子更优秀。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个班级学生的水平必然存在差异。教育如果忽视这一点,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如同揠苗助长。

教育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关注的复杂问题,学校和家长都需要认真思考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