烁烁是什么意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3 课《天窗》课文知识点
教材分析:
《天窗》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所著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描绘了乡下房屋仅有前排木板窗的特殊情境,在夏日风雨夜里,屋内漆黑一片,仅有屋顶上的小巧天窗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户。透过天窗,点点星光和雨声,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章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追寻,展现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浙江桐乡人,原名沈德鸿。1927 年始使用笔名“茅盾”。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同时是一位杰出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散文《白杨礼赞》,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1981 年,茅盾将 25 万元人民币稿费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激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天窗》是他创作的一篇关于童年生活的散文。
词语解释:
我会写:
慰:慰藉、安慰、欣慰、慰问、聊以自慰
藉:慰藉、枕藉、蕴藉
锐:锐利、敏锐、尖锐、养精蓄锐
滩:河滩、滩地、浅滩、滩头
帐:帐子、蚊帐、帐篷、营帐
烁:闪烁、烁烁、震古烁今
蝙:蝙蝠、蝙蝠衫、蝙蝠怪
蝠:蝙蝠、蝙蝠侠、燕蝠相争
霸:霸气、霸占、霸权、霸王、横行霸道
鹰:雄鹰、苍鹰、老鹰、猫头鹰、鹰击长空
形近字:
藉(慰藉)籍(书籍)
锐(尖锐)悦(喜悦)
滩(海滩)摊(摊手)
帐(帐篷)账(账单)
蝙(蝙蝠)编(编写)
蝠(蝙蝠)福(祝福)
多音字:
藉:jiè(慰藉)、jí(狼藉)
露:lù(露珠)、lòu(露脸)
近义词:
暖和——温暖
喜欢——喜爱
慰藉——安慰
猛厉——猛烈
锐利——尖锐
奇幻——奇妙
发明——发现
活泼——伶俐
反义词:
暖和——寒冷
喜欢——讨厌
猛厉——轻柔
真实——虚假
美丽——丑陋
复杂——简单

句子解析:
1.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锐利”本身的意思是尖锐、锋利。在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想象力”比作可以被磨砺的刀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天窗能够让孩子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2.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 “顶”是特别、非常的意思,在这里表示程度最高,突出了孩子们对在雨中玩耍的喜爱之情。“跑跳”“仰”“看”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3.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 “逼”字用得很好,它体现了孩子们内心对自由玩耍的渴望,以及被父母约束的不情愿和无奈。如果改成“叫”字或其它的字,就无法体现出孩子们内心那种被束缚后的渴望,以及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也就削弱了后面展开想象的重要性。
4.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句话承接上文,与第3自然段“唯一的慰藉”相呼应,再次强调了在天窗成为了孩子们在被限制自由的情况下,与外界连接的唯一途径,也突出了天窗对孩子们心灵起到的抚慰作用。
5.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和想象到的景象。“带子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孩子们眼中闪电的样子。“大十倍百倍”则体现了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自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也侧面反映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之丰富。
6.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作者运用“也许”这个带有想象色彩的词语,构造了一系列排比句,将夜晚的天空描绘得如同一个充满未知的奇幻世界,充满了吸引力。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夜晚的美丽与神奇,更体现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以及激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7.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这句话富有哲理,解释了大人们应该被感谢的原因——天窗打开了孩子们想象世界的大门。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孩子们通过想象构建出的世界,比他们亲眼看到的更加真实、广阔、复杂和确切。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以“想象”为线索,写天窗的来历,以及孩子们对天窗的期待。
第二部分(4~7):具体描写了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想象,突出了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第三部分(8):总结全文,通过对发明天窗的大人的感谢,点明了天窗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窗户,更是通往无限想象世界的大门。
课文主题:
本文以“天窗”为题,描写了农村乡下的孩子透过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他们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年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课后习题答案:
1. 默读课文,说一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答:天窗是在屋顶开的一个小方洞,再放一块玻璃。天窗是为了透光用的。因为风雨天或者冬天,木板窗会关起来,屋里就没有了光线,黑得像地洞一样,所以要开天窗,即使在房门紧闭的时候,也能为屋内带来光明。
2. 课文中用了一个短语来形容天窗——“唯一的慰藉”,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语句和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句子: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文中主要指夏天阵雨来了时和晚上孩子们被逼着上床睡觉的时候,这时孩子们失去了自由,只好通过天窗来观察外面的世界,想象世界,感受世界,孩子们只能通过天窗从而获得安慰。所以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答:“扫荡”让人感觉到风雨雷电正在无情地摧残这个世界,仿佛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因为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可以通过想象被无限夸大,所以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结合课文,说说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答:这里的“无”和“虚”指透过天窗仅能看见和听见的屋外世界,“有”和“实”指想象的情景。孩子们在下雨时透过天窗看见闪电,听到风声、雨声、雷声,可以想象风丽雷电摧枯拉朽般扫荡世界的情景;透过天窗看见一颗星、一片云,可以想象满天繁星云彩,以及各种各样形状的云朵构成一幅奇幻壮观的景象。
练一练:
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三个句子,构成四季。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人们都爱夏天,爱她的骄阳似火,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绿荫一片;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层林尽染,爱她的香飘四溢;
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大雪纷飞,爱她的银装素裹,爱她的洁白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