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怎么读


擅怎么读

一、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

盼望着,盼望着,和煦的东风吹来了,春姑娘轻盈的脚步近了。

万物仿佛从酣睡中苏醒,欣欣然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山川变得润泽,溪流开始流淌,就连太阳也露出了红润的面容。

娇嫩的小草偷偷地钻出泥土,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放眼望去,园子里、田野里,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玩耍:或坐或躺,翻滚着,踢球,奔跑,捉迷藏……微风轻柔,草地柔软,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嬉戏图。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桃树、杏树、梨树,枝头缀满了花朵,争相开放,热闹非凡。红的花似火,粉的花如霞,白色的花像雪一样纯洁。花香弥漫,闭上双眼,仿佛就能看见树上挂满了香甜的果实!花丛中,成群结队的蜜蜂嗡嗡作响,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五彩缤纷的野花开满了大地:红的、黄的、紫的……有名的,没名字的,点缀在草丛中,像天上的星星,像孩子明亮的眼睛,灵动而富有生机。

正如诗中所言:“吹面不寒杨柳风”,和煦的春风吹拂着脸庞,如同母亲温柔的手轻抚着你。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夹杂着青草的香味,还有各种花朵的香气,在湿润的空气中融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鸟儿们将巢穴筑在繁花嫩叶之间,欢快地歌唱着,婉转的歌声与轻柔的风声、潺潺的流水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春天的交响乐。田野里,牧童悠扬的笛声也整天回荡着,为春天增添了一丝悠闲的乐趣。

春雨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下就是两三天。但别心烦,你看,那细密的雨丝,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斜斜地交织在一起,给房屋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雨后的树叶更加翠绿欲滴,小草也更加青翠逼人。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昏黄的灯光映照着雨后的村庄,烘托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乡间小路上,石桥边,撑着伞漫步的人们;田野里辛勤劳作的农民,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他们的房屋,在雨中静静地矗立着,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雨后乡村图景。

天空中,放风筝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也多了起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迎接春天的到来。他们舒展筋骨,抖擞精神,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

春天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充满了生命力,它在不断地成长。

春天像一位美丽的少女,花枝招展,面带微笑,款款而来。

春天像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拥有钢铁般的臂膀和腰脚,引领着我们阔步向前。

二、《春》的艺术魅力

清新自然的语言,如春雨般滋润心田

《春》是我国现代散文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毫无疑问,催人奋进的主题和严谨细密的结构是其成功的基石,但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主要源于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如春雨般滋润读者的心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春》的语言风格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在此,我们仅对其口语化和诗化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文学审美的基本原则,也是优秀文学家们毕生追求的目标。王国维先生曾说:“好文章的语言应自然流畅,不加雕琢”,《春》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盼望着,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朴实而充满期待的开篇语,瞬间将读者带入到对春天的期盼之中。这就像京剧名角的开场白一样,简洁明快,却能赢得满堂彩。朱自清先生没有使用华丽辞藻,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如果单看这句,会以为是小学课文中的句子,但在《春》中,它却恰到好处,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阳光的温暖和柔和。红润的阳光洒在初春的大地上,为山川、河流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使万物复苏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脱口而出”的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经过了艺术加工和提炼,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语言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正如朱自清先生自己所说:“回到朴素,回到自然”,这正是他对文学的追求。

再如描写春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固然精妙绝伦,但“潜”和“润”二字却不够通俗易懂。而朱自清先生则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些妇孺皆知的词语,将春雨的细腻、轻盈、绵长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读来仿佛亲眼目睹了春雨的景象。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不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使得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缜密而漂亮”是“对旧文学的示威”。朱自清先生的语言风格是他顺应时代潮流,对旧文学的一种突破,这也体现在当时许多进步作家的作品中,正如胡适先生所说:“这类作品的成功可以彻底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口语化并非指不加选择地使用口头语言,入文的口语应该“质朴而不粗俗”,否则就失去了文学的美感。口语化只是散文语言的一种风格,《春》的主题是歌颂春天,表达希望,使用口语自然恰当;而《荷塘月色》则表达了作者淡淡的哀愁,语言也更加典雅含蓄。诗化的问题比较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诗化”不是把文章写成诗歌,而是将诗歌的韵味融入到文章中。如果认为散文越接近诗歌就越好,那就倒退回去了,完全没有必要再走“以骈俪为散”的老路!《春》有诗的意境,但在语言上刻意区别于诗歌,这与作者同期创作的一首小诗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风里/掠过我脸边/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细雨》)。这首诗恰恰证明了诗歌和散文虽然出自同一人之手,却风格迥异。“化诗”是一种创作手法,擅长写诗的朱自清先生对此运用自如,比如描写春雨时,他写道:“密密地斜织着”,短短几个字,就营造出一种朦胧的诗意,令人不禁想起“斜风细雨不须归”、“微风燕子斜”等诗句;即使是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也要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语言风格中,“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摸着你”,雅俗共赏,独具匠心。这对以诗化为目标的散文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文章结尾那三句脍炙人口的话,有人说是颂诗,如果单独拿出来,作为“名言警句”,恐怕诗人们也不会同意。其实,这就是散文“一唱三叹”的典型写法,用排比的句式,增强了语势,突出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和无限希望。

擅怎么读

三、深入探究

1. 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色?这些景色有什么共同特点?

本文描绘了五幅春天的图景:春草图(第3段)、春花图(第4段)、春风图(第5段)、春雨图(第6段)、迎春图(第7段)。这些景色都突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特点,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展现了春天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哪些写作特点?

除了描绘景物,作者还抒发出真挚的情感,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三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景致贯穿全文,情怀则细分为欣喜、热爱、向往。哲理阐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如同一种神秘力量,孕育和繁荣万物。作者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情感,处处展现出景与情的交融;哲理则贯穿文本始终,尤其在课文末尾三段表现得尤为明显,可参考“整体理解”。探究哲理,需要细读课文收尾部分,体会春天从微小到茂盛的规律;还需要从整体上领悟文章,认识到春天的生命力旺盛,代表了最美的季节,这一切都源于大自然的法则。

3. 课文体现了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鲜明特点:

一是生动形象,作者避免抽象叙述,例如,不直言“春天来了”,而是用“春天的脚步近了”体现——将抽象化作具体,并诉诸读者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二是句式多样,多用短句,韵律感强,朗读起来流畅悦耳;三是词语丰富且贴切,毫无生涩之感。尽管本文创作于几十年前,但语言却毫无陈旧之感,说明作者从文学语言中提炼出最通俗、最稳定的部分,作为自身的写作语言;四是口语化,多用叠音词,给文章营造了活泼明快的氛围。下文将列举课文中的一些精彩语句,并进行简要分析。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张开了眼”呼应“刚睡醒”,不仅有具体形象的“眼”,还有“张开”的动作,十分形象;这里的“红”富有动感,契合“太阳的脸”的特点,也十分生动;三个“起来了”,读起来有一种流畅的气势。

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是一句倒装句,“嫩嫩的,绿绿的”本来应该在“小草”之前,如今置于其后,显出错落,别有一番趣味,也凸显了小草的质地和色泽。

③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在说这句话时,往往会紧接下一句“一日之计在于晨”,以此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

④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描绘了三种人的不同特点:春天是崭新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是美丽的、喜悦的;春天是强健的、有力的。另一方面表现了人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成长过程。用以比喻春天的进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非常生动形象。

4. 为增强表达效果,课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一是比喻,本文运用了大量比喻,且都十分精彩。有的突出了景物的色彩,例如“红的像火……”;有的强调了动态感,例如“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还有的诉诸听觉、嗅觉、触觉等,不一而足。二是拟人,在作者笔下,几乎所有的景物都变得有灵性、有情感。三是排比,见于春花图、春雨图和最后三段。四是引用,有两处,即“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些修辞手法常常不是单独使用,而是综合杂糅的,例如“红的像火……”等句,既有比喻又有排比。探究课文的修辞手法,是对语言的重要揣摩和品味。

擅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