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一般煮多长时间
来源:美食格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导语:煮粽子冷水还是开水下锅,煮多久?牢记“三要三不要”,粽子软糯不夹生
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出去走一圈,总能闻到粽子的香味。认识我的人看到我在外散步,还请我到他们家品尝一两个粽子,点评一下他们包的粽子。不得不说,我们当地有一家人包的粽子是村里公认最好吃的。每年端午节前夕,他们家都会迎来很多人预定粽子,甜粽咸粽都有,价格也公道。订的粽子多还能免费送货上门。我和附近的邻居也会去他们家做临时工,一天下来也能有100块呢!
这家人的姓吴,本来也不精通包粽子这门手艺,还是前几年吴大伯家的儿媳妇从嘉兴嫁过来后,才慢慢将这门生意做起来的。虽说我们家家户户到了端午节都会包粽子,但是做出来的味道确实不如他们家的好吃。毕竟浙江嘉兴的粽子被称为“天下第一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在我帮他们家做工这段时间偷师的经历看来,要想粽子好吃,拌馅只占3成,煮粽子却占了7成!为啥这么说?您听我细细道来。
粽子的馅料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荤的如猪肉、蛋黄、肉松、海参、鲍鱼;素的如莲蓉、芋泥、豆沙、蜜枣等。只要每一种馅料调味得当,选材精良,都不会差太多。但是粽子在煮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很多人都是直接用清水煮,甚至连冷水还是热水下锅都不知道。那煮出来的粽子自然就很寡淡,甚至还会出现夹生、漏米、不粘糯的现象。
下面我就把做粽子的流程捋一遍。其实只要牢记三要三不要就可以。
首先在做粽子之前,一定要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
粽叶经过清洗冷水浸泡之后,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让它的纤维变柔软,同时保持叶片的翠绿。这个步骤就是用水煮。煮的时候不能用清水,将粽叶放入冷水中后,往水中加入一勺食用碱,大概两克左右,然后开大火,待水开后转成中火,煮约20分钟。煮好后不用捞出来,就在水里泡着就行。粽叶本身颜色翠绿,但很多人包出来的粽子颜色却发黑,这是由于没有提前用碱水煮粽叶造成的。用碱性物质来煮粽叶,煮好后可以保持它翠绿不褪色,同时碱性物质还可以让粽叶的纤维保持柔软,在包粽子的时候不易断裂。
喜欢口感筋道弹牙硬实一些的,要用长粒糯米;喜欢黏糯绵软一些的,要用圆粒糯米。但不管是哪一种糯米都需要经过浸泡的步骤。泡糯米是为了让它吸收水分,在煮的时候加快速度,同时也可以让它更加黏糯好吃,并且可以让糯米长大一些。这样在包好后煮的时候就不至于膨胀太多。有些朋友没有对糯米进行浸泡就包好粽子煮,在煮的过程中吸水加热快速膨胀,就会把粽叶粽绳全部崩断,煮出来就是一锅黏糊糊的粽叶糯米粥。
煮粽子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用清水。用清水煮出来的味道会比较寡淡。我们在煮的时候,粽子要温水下锅。这样的温度可以使粽子快速吸收水分。同时水中还要放一勺食用盐和半勺食用碱一起煮。加盐可以让粽叶的香味快速渗透进糯米中,而加入食用碱,可以加速糯米及馅料成熟的时间。准备一个大点的锅,锅底垫一个竹篦子,避免粽子挨着锅底糊锅。然后把粽子码放进锅里,加水加盐加碱,浸泡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煮了。素粽子煮1.5~2小时,肉粽子煮2~3小时。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煮粽子过程中的三不要。
煮粽子的时候不仅要盖盖子,最好还用一条湿毛巾把锅和盖子中间的缝隙压住,让水蒸气和香味全部闷在锅子里。这样粽叶的香味就可以全部渗透进糯米中。如果开着盖子煮,它的香味就会随着水蒸气散掉了,煮出来的粽子不香。
粽子经过两三个小时的焖煮,已经完全成熟。煮好后我们先把火关掉,让粽子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让粽叶的香味更好渗透进粽子中,也可以让粽子最后再吸收一些水分变得更加黏糯好吃。我们平时在商店里买粽子的时候,看到他们的粽子都是泡在水中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粽子经过浸泡之后,味道真的会更香。
我们包粽子不可能只包几个。虽然一次性包的粽子比较多,在吃的时候需要进行二次加热。二次加热的时候千万别再用水煮了,这样的话会让它的味道变寡淡,而且糯米已经加工成熟,如果再次让它吸水就会变得稀稀烂烂的。所以我们想要再次吃粽子,二次加热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放在蒸锅中蒸。大火蒸7~8分钟就足够了,时间不用很长。蒸好后的粽子跟刚刚煮出来的一样,味道都是超级香。
以上就是做粽子的三要三不要。按照这样的方法,保证您包出来的粽子不夹生不漏米,吃起来还香甜软糯。
煮好的粽子数量往往不少,如何妥善保存至关重要。短期内能吃完的,建议用保鲜膜包裹后放进冰箱冷藏室,避免串味,可存放1-2天。如果粽子较多,两天内吃不完,建议将每个粽子单独用保鲜膜包好,再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冻室保存,这样可以保存半年左右。食用前,只需解冻后蒸8分钟即可享受美味。
掌握了煮粽子的技巧和保存方法,相信您也能做出鲜香美味的粽子。希望今天的分享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收藏并关注我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