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塑料


微塑料: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隐形威胁

食品级塑料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醒过大家要警惕塑料制品对宝宝的危害吗?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比你想象的更令人担忧…...
塑料,已经悄无声息地“住进”了我们的身体!
在最近的欧洲联合肠胃病学周大会上,一项研究引起了轩然大波。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8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志愿者,他们的每份粪便样本中都检测出了微塑料! 平均每10克粪便中就存在20个微塑料颗粒,类型多达9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聚丙烯(PP)。

食品级塑料

这些志愿者的饮食记录显示,他们都曾食用过塑料包装的食物或饮用过塑料瓶装水,其中6人还吃过海鱼。

食品级塑料

微塑料究竟是什么?它如何“入侵”我们的食物链?
微塑料,简单来说就是极其细小的塑料颗粒,长度小于5毫米,甚至包括了纳米级的塑料颗粒。有些微塑料是人为制造的,例如添加在化妆品中的微塑料颗粒。

食品级塑料

大多数微塑料都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长时间的降解和磨损产生的。 塑料制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从食品包装到日常用品,无处不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对塑料垃圾的管理却十分糟糕,导致淡水、海洋和土壤都受到了严重的塑料污染。

食品级塑料

首当其冲的是海洋。据统计,2010年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被倾倒入海,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每分钟4辆! 这些塑料垃圾被海洋生物误食,进入食物链,最终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食品级塑料

食品级塑料

目前,金枪鱼、龙虾、贝类等海洋生物体内都检测出了微塑料。 不仅如此,淡水和土壤中的塑料污染也同样触目惊心。 无论是水产还是陆地动物,都有可能摄入微塑料,最终进入人体。 更何况,食品加工过程中,尤其是使用塑料包装时,也会造成二次污染。

食品级塑料

食品级塑料

微塑料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尽管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但试管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微塑料对健康存在潜在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塑料中的化学添加剂:
邻苯二甲酸盐: 影响男性生殖器发育,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双酚A: 干扰内分泌系统,导致性早熟、损害生育能力,并影响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2. 微塑料颗粒本身:
虽然大部分微塑料颗粒较大,无法进入人体循环,会直接随粪便排出,但其长期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微塑料问题已经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微塑料:妈妈不必太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都知道,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很严重,而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塑料,更是防不胜防。有妈妈担心,这些微塑料会随着食物进入宝宝体内,危害健康。

微塑料会进入血液吗?

极少数较小的颗粒(小于150μm)是有机会进入血液的,再小一点的颗粒甚至可以深入肝脏、肾脏等器官。

这是否会引发炎症?颗粒是否会在血液里堆积,堵塞血管?有害物质是否会在肝脏、肾脏累积?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还在深入研究中。

妈妈们先别慌!颗粒这么小的微塑料占的比例极小,被人们吸收的很有限(估计≤0.3%)。

而且,和各种有害物质一样,微塑料可能也存在“剂量效应“,一定含量以内对身体无碍。毕竟,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食品级塑料

面对微塑料,我们能做些什么?

既然微塑料污染难以避免,那我们是不是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当然不是!如果因为担心微塑料就不吃东西,还没被塑料“毒死“,就先被饿死或营养不良病倒了。

微塑料污染最严重的是鱼类,但绝大部分微塑料仅藏匿在鱼的胃肠道里,吃鱼的时候都去除了。如果吃虾,那最好可以去虾线。

食品级塑料

我们要相信,任何东西都可能存在危害,水喝太多还会中毒呢!在吃这方面,妈妈们暂且不要太恐慌。

与其过度担忧,不如想想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塑料污染问题:

  • 国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技术创新,使用可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制造塑料;加大塑料废物的回收利用,减少污染;提高检测水平,对食物中的微塑料进行有效监测等等。
  • 社会各界可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研发推广环保产品和技术等等。
  • 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减少塑料袋、塑料制品的使用!不乱扔塑料垃圾! 你扔的垃圾,可能最终会回到你的肚子里!

虽然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能做好这两件小事,相信塑料污染一定不会继续严重下去,我们吃到的食物里微塑料自然也会减少。

总而言之,微塑料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危害还尚不明确,妈妈们不要太过焦虑。饭还是要好好吃的!

相比于微塑料,目前更需要关注的是因食物处理不当引起的病菌、毒素污染。这才是切切实实发生在生活中的,毕竟全世界每天都有许多孩子、大人因为吃进病菌污染的食物而中毒、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