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意思


“除夕”,顾名思义,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除”意为去除,象征着旧的一年走到尽头,“夕”则代表夜晚。“除夕”便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标志着旧岁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

除夕通常落在农历腊月的二十九或三十,因此也称为“年三十”或“大年三十”。

介于新旧交替之际,除夕承载着辞旧迎新的特殊意义,因此备受重视。这一天,人们举家团圆,即使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赶回家中,共享团圆饭,共庆佳节。

除夕的意义

除夕这一传统源远流长,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籍《吕氏春秋》中的记载。

除夕的由来

关于除夕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讲述了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名为“年”的凶猛怪兽。每逢年三十,它便会出来祸害百姓,扰得人心惶惶。

传说中的“年”兽

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惧怕红色和巨响。于是,每到年三十,家家户户便开始张贴红纸(后来演变为春联)、悬挂红灯笼、燃放鞭炮,以此驱赶“年”兽。久而久之,这些习俗便流传下来,成为了我们今天庆祝除夕的方式。而“年”兽又被称为“夕”,再加上它总是在年三十出现,因此这一天便被称为“除夕”。

驱赶“年”兽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