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冰块怎么来的 清朝冰镇西瓜的冰哪里来的


古代没有冰箱,如何“制冰”和“保鲜”?

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比来一杯冰饮更爽的事情了!现在我们制造冰块轻而易举,但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享受夏日清凉的呢?

▼▼▼▼▼▼

一、藏冰:来自冬天的馈赠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懂得利用天然冰块制冷、保鲜食物和制作冷饮。据《周礼》记载,周王室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被称为“凌人”,可见其重视程度。

每年冬天,从腊月开始, “凌人”带领着八十多名“员工”采集天然冰块,储藏在冰窖中,以备来年使用。

古代藏冰图

古人藏冰图

那么问题来了: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将冬天的冰块保存到夏天的呢?

答案就藏在 冰窖 里!

古代的冰窖选址通常在地下阴凉处,并在地面上覆盖稻草、芦席等隔热材料,将采集来的冰块置于其中,再覆盖稻糠、树叶等进行密封,以此来减缓冰块的融化速度。

尽管如此,每年仍会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冰块融化,所以古人通常会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量的三倍。

古代冰窖遗址

河南新郑、河北易县、陕西咸阳等地都曾发现战国时期的冰井遗址,可见藏冰历史之悠久。而到了清代,藏冰的规模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大清会典》记载,仅紫禁城内就有五口冰窖,藏冰25000块!学者推算,5000块藏冰窖的容积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的住宅楼!

故宫内的冰窖

故宫内的冰窖(资料图)

对于常年温度在零度以上的南方地区来说,藏冰显然行不通。那么,南方人民该如何解暑呢?

▼▼▼▼▼▼

二、制冰:人工造“冰”时代

唐朝末期,工匠们在生产中偶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物质——硝石。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甚至能够使水结冰!

古代人工制冰图

聪明的工匠们利用硝石的特性,发明了人工制冰的方法:将水放入罐内,再将罐子置于盛有水的容器中,不断向容器中添加硝石,最终罐内的水就会结成冰。

硝石,又称硝酸钙,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通过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人们可以将溶解于水的硝石重新提取出来重复使用。

硝石

制冰用的硝石

人工制冰技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古代“冷饮市场”的繁荣,也为人们的夏季饮食带来了新的突破。

▼▼▼▼▼▼

三、冰饮:夏日里的舌尖享受

随着制冰技术的普及,“冰鲜”的概念应运而生。人们利用冰块冷冻运输海鲜,不仅可以运送到更远的地方,还能保存更长时间,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

更令人惊喜的是,人们开始在制冰的过程中加入糖、水果等,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冷饮。到了宋代,市场上的冷食花样百出,“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消暑佳饮层出不穷。

元代,商人甚至在冰中加入果浆和牛奶,这与现代的冰淇淋已经十分相似了。

古代冷饮

在炎炎夏日,辛苦捣腾出来的冰饮很容易融化,如何才能在享用前保持冰爽呢?

▼▼▼▼▼▼

四、冰鉴:古代的“冰箱”

不用担心,古人早就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神奇的 冰鉴!

冰鉴,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它通常由木头或青铜制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冰鉴的原理类似于原始的冰箱:将冰块放在箱子四周,中间放置盛有食物或饮料的器皿,盖上盖子,就能起到冷藏保鲜的作用。

《楚辞·招魂》中就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的诗句,描绘了人们在夏天将酒水冰镇后饮用的场景,可见冰鉴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从天然藏冰到人工制冰,再到冰饮和冰鉴的出现,无不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智慧的结晶。这些古代的“制冷神器”,为我们在炎炎夏日带来了丝丝清凉。

在《楚辞》名篇《大招》中曾提到"清馨冻饮",这醇酽澄澈的酒冰镇冰冻之后,适宜盛夏季节饮用。楚国位处南方,酷暑盛夏时节享用冰镇美酒,自然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1号墓中发掘出了"曾侯乙铜冰鉴"。这是一件证明了我国古人精湛技艺的杰作,堪称冰箱的鼻祖↓↓↓

铜冰鉴的外形十分独特,铜制的双层壁之间留有巨大的空间。将顶盖掀开,俯瞰其内部形状酷似汉字"回"。
我们可以将它比作一个现代的保温壶,外层是一副外壳,内层则是一个胆体。不同之处在于,保温壶的外壳和胆体之间的空间非常狭小。而冰鉴的外壳和方壶之间的空间却非常辽阔,同时具备冰镇和温酒的双重功效。

清朝的冰块怎么来的(清朝冰镇西瓜的冰哪里来的)

这是一个冰鉴的剖面图
了解了古人精妙的藏冰制冰技术,是不是会觉得古人的夏天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度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