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现实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可以分为产权公有制模式和劳权公有制模式。

苏联模式代表了典型的产权公有制模式,即“生产资料公有制 + 产权制度”。这种模式将资产者置于主体地位,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它既未能体现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决策权,也未能满足劳动者按劳分配的需求。这种模式也被称为过渡经济模式或不规范的经济模式,它在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之前,起着连接暴力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过渡作用。尽管在苏联和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公有制模式,在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后,由于缺乏人格化的资产者或劳动者无法真正成为生产主体,导致公有制经济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它被认定为不规范的经济模式。

本文不讨论产权公有制模式,而将重点探讨劳权公有制模式。

关于劳权企业和剩余价值问题,微信群友们持有不同观点,其中一些人提出疑问:如果劳权企业不存在剩余价值,如何进行积累?如何进行扩大再生产呢?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本文将阐述劳权公有制模式的劳动构成和价值构成。

劳权企业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劳权制度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它与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相对立,被称为消费价值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实行按劳分配,每个员工都能凭借劳动参与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员工收入与企业生产成果呈正向比例关系,表现为“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在劳权制度下的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发展成果通过劳动者收入增长体现出来,劳动者收入与经济总量增长同步发展。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也是共同富裕的生产方式。

接下来,我们详细讨论一下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的价值构成和劳动构成。

劳权企业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是按劳分配,也是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

我们熟悉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

此模式中,第一位是“补偿消耗的”,即生产资料价值消耗的补偿;中间部分是满足劳动者不同范围公共需要的部分,其中也包含着满足扩大再生产需要的价值量扣除,因此这是公共需要价值量的扣除;最后是“余下都是自己的”,即用于个人消费的价值量,在集体成员之间按照劳动投入量的差别进行分配。

这种生产结果分配模式的含义如下:

1. 将生产资料价值消耗的补偿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劳权企业作为独立的劳动实体,在公有资产保价值的前提下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2. 在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要么满足自己的公共需要,要么满足自己的个人需要。在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前提下,已经不存在剩余劳动,劳动者的劳动不再是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区别,而是公共需要劳动和个体需要劳动的区别。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企业不再存在单纯的资产者,而只存在劳动所有者。在劳动者全部凭借劳动投入参与生产成果分配的情况下,已经不存在“剩余”的说法。

3. 在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的价值构成已经是“生产资料消耗价值量 + 公共需要价值量 + 个体需要价值量”,而不再存在“必要劳动价值量 + 剩余劳动价值量”。

4. 由于用于个人消费的价值量,是作为消费价值量、作为企业最终成果,以余额的形式出现的。按劳分配条件下的生产方式,本质上是消费价值生产方式,而不再是剩余价值生产方式。

为什么在产权企业的生产方式中存在着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呢?

因为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情况下,劳动者不得不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在产权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生产手段而存在的,它和机床、原料等生产资料一样,只是能够使资产增殖的手段而已。对产权企业的老板或股东而言,雇佣劳动者与购买生产原料或生产工具一样,看中的是购买这个劳动力的性价比,即取得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成本付出与使用收益之间的差额大小问题。在预付资本的项目中,作为物质因素的生产资料价值,是会一次性或逐步地转移到新的商品价值中去的;购买劳动力的价格与劳动力使用得到的价值却是两个不同的价值量。假如在市场上,维持某个工种的劳动力的每天的价格是100元,而使用这个劳动力所形成的生产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是130或150元,那多出来的价值量,就是所谓的剩余价值了。

在这里,必要劳动是相对于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一一工资而言。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也是相对于这个工资而言。因为有了劳动力商品化,因而劳动者在市场上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方和企业之后,劳动力的使用权就已经属于资方和企业了。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产生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如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劳动力商品化的现象,那自然也就不会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说法。产权型企业因为有资产者和雇佣劳动者这种阶级区别,在劳动力可以买卖的情况下,便有了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在媒体上,我们看到有许多人在攻击剩余价值理论,许多人强调老板或经营者也要参加劳动,也要化费精力经营企业,更要承担风险等等,试图否定剩余价值的存在或强调剩余价值的合法性。但他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化的存在,没有看到资本经营方式本身就是通过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来吸取剩余劳动的要害所在。

为什么在劳权企业的生产方式中,劳动者的劳动构成变成了公共需要劳动和个体需要劳动、价值构成变成了公共需要价值量和个体需要价值量(消费价值量)了呢?

因为在劳权企业,每个参与劳动的人,都可以凭借劳动投入而参与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人人都成为了生产主体。企业生产的成果在扣除了公共需要的项目之后是由大家按照劳动投入量来分解了。每个人投入劳动量的份额与消费价值分配的价值量相对应。在这里,无论是满足公共需要项目的价值量扣除,还是满足个人消费需要的价值量分配,都是满足劳动者自身的需要,都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再无剩余可言。

在这里我们看到,在产权企业,生产主体是资产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体现的是资产所有权,企业实行的也是按资分配。劳动者是拿事先约定的工资,他是没有资格参与到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中去的。在劳权企业,劳动者都是生产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体现的是劳动所有权,企业也实现按劳分配。因此企业全员都可以凭借劳动投入量参与企业生产成果分配,没有人被排除在生产成果的分配之外。

相同的企业,相同的生产流程,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形成了劳权企业和产权企业的生产主体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生产过程中体现的权利要求不同,也使企业的价值运动性质和特征各异。具体而言,对于产权企业而言,资产者的生产成果体现为剩余价值,而对于劳权企业而言,劳动者的生产成果则体现为消费价值。

有人会问:在劳权企业没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积累从何而来?没有积累,企业如何发展?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按劳分配的生产结果分配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价值量通过公共需要项目进行扣除。实际上,劳权企业也遵循这一原则。即使是小农经济,农民也要先预备好用于再生产的种子和资金,然后才将剩余产品或资金用于生活消费。现代企业更是如此。在劳权企业的生产结果分配中,公共需要涵盖满足国家需求(如税收)、集体生产发展需求(包括应急储备、扩大再生产的追加价值量等)。这些项目会在个人消费价值量分配之前按一定比例扣除。劳权企业并非因为不采用剩余价值生产方式而忽视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相反,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劳权企业同样重视扩大再生产方面的投入,以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