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和反映的区别 反应和反映的区别造句


一、词的构成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语素构成。根据语素数量,词语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一)单纯词

由单个语素组成,不可拆分,其意义不可替代。可分单音节和多音节两种。

  • 单音节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等。
  • 多音节单纯词:包括连绵词、叠音词、音译词和拟声词。

1.连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构成,不可拆分,如“仿佛”、“鸳鸯”、“伶俐”、“蜘蛛”、“蹊跷”、“坎坷”、“参差”、“忐忑”、“含糊”、“澎湃”、“骆驼”、“徘徊”、“逍遥”、“混沌”、“霹雳”、“苗条”、“蹉跎”、“朦胧”、“轱辘”、“迷离”、“叮咛”、“从容”、“葡萄”、“蝴蝶”、“芙蓉”、“鹧鸪”、“蜈蚣”、“囫囵”等。

2.叠音词:由相同的音节重叠构成,只有一个语素,如“猩猩”、“姥姥”、“侃侃”、“翩翩”、“孜孜”、“冉冉”、“喋喋”、“迢迢”、“谆谆”等。

3.音译词:模仿外语词的读音构成,如“咖啡”、“的士”、“幽默”、“巴黎”、“吉普”、“马拉松”、“白兰地”、“乌托邦”、“歇斯底里”、“英特尔”等。

4.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如“嘎吱”、“知了”、“叮当”、“扑通”、“哗啦”、“轰隆”、“扑哧”、“吧哒”、“劈里啪啦”、“稀里哗啦”等。

(二)合成词

由两个或多个语素构成,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词汇属于合成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和重叠式合成词。

  1. 复合式合成词:由两个或多个语素组合而成,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联合式:两个语素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如“途径”、“骨肉”、“国家”、“关闭”、“治理”、“富强”、“聪明”、“眉目”、“骨肉”、“方圆”、“始终”、“国家”、“人物”、“忘记”、“没有”、“质量”等。
    • 偏正式:前一语素修饰、限制后一语素,如“人流”、“密植”、“高山”、“小说”、“汉字”、“公牛”、“红色”、“倾销”、“飞奔”等。
    • 补充式:后一语素补充说明前一语素,如:“提高”、“车辆”、“打倒”、“延长”、“改进”、“推广”、“羊群”、“花朵”、“书本”、“马匹”等。
    • 动宾式:前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支配关涉的事物,如“司机”、“管家”、“扫地”、“投资”、“动员”、“拔河”等。
    • 主谓式:前一语素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语素是陈述前一语素的,如“地震”、“月亮”、“心慌”、“眼熟”、“民主”、“海啸”等。
  2. 重叠式合成词:由相同语素重叠构成,可分完全重叠式和不完全重叠式。
    • 完全重叠式:重叠部分与单一语素意义相同,如“姐姐”、“哥哥”、“天天”、“刚刚”、“仅仅”、“轻轻”等。
    • 不完全重叠式:重叠部分一般作为修饰成分,如“毛毛雨”、“泡泡糖”等。还有一些词语如“雄赳赳”、“光溜溜”、“绿油油”等,重叠部分作为后缀。
  3. 附加式合成词:由主要语素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叫前缀,在词根后叫后缀。
    • 前加式:前缀+主要语素,如:老一老虎、老乡、第一、第十等。
    • 后加式:主要语素+后缀,如:一子、刀子、瓶子、瘦子、一化、绿化、规范化、现代化、一儿、鸟儿、花儿、个儿、歌儿等。

二、词性

词性是词语的语法属性,反映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语类型的依据。根据词性,词语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

具有实际意义,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包括:
    • 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 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思想、小学、帽子等;
    • 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午夜等;
    • 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包括:
    • 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等;
    • 发展动词:如生长、出生、去世、结束等;
    • 心理动词:如喜欢、气愤、思考、厌恶等;
    • 存现动词:如消失、有、丢失等;
    • 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等;
    • 能愿动词:如愿意、会、可以、能够等;
    • 趋向动词:如会、来等;
    • 判断动词:如是、为等。
  3. 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包括:
    • 表形状:如大、高、胖、壮等;
    • 表性质:如甜、好、漂亮、圆滑、单调等;
    • 表状态:如快、满、多等。
  4. 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包括:
    • 确数词:如一、三、四十等;
    • 概数词:如几、一些、左右等;
    • 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等。
  5.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包括:
    • 名量词:如尺、寸、里等;
    • 动量词:如把、次、趟、下等。
  6. 代词:代替事物名称的词,包括:
    • 人称代词:如我、你、它等;
    • 疑问代词:如谁、什么等;
    • 指示代词:如这、那、那里、那边等。

(二)虚词

没有实际意义,主要起语法作用,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 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程度、范围等,包括:
    • 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 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 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 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等;
    • 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等;
    • 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2.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表示方向、对象等,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3. 连词:连接词语或句子,如和、也、但、而、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假如、就等。
  4. 助词:辅助词语,帮助表达词语的意思,如的、地、得、了、着、过等。
  5. 叹词:表达感叹、惊讶等情感,如啊、呀、哎、哇等。
  6. 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如“嘎吱”、“知了”、“叮当”、“扑通”、“哗啦”、“轰隆”、“扑哧”、“吧哒”、“劈里啪啦”、“稀里哗啦”等。

注意区分动词和介词:

  • 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
  • “X+宾语”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则“X”为介词;若没有,则“X”为动词。

一、词语的分类

根据词语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汉语词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实词:有具体的意义,在语句中可以充当句子成分。

(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的词,如:学生、桌子、北京、星期一。

(2)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状态或变化的词,如:学习、奔跑、开心、成长。

(3) 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特征等的词,如:美丽、高大、寒冷、幸福。

(4) 数词:表示数量的词,如:一、二、三、一百。

(5)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的词,如:个、张、只、本。

(6) 代词: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如:我、你、他、它、这、那。

(7) 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如:很、非常、特别、快、慢。

2. 虚词:没有具体的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能帮助实词表达更准确的意思。

(1) 介词:表示词语之间关系的词,如:在、到、从、对于、关于。

(2) 连词: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同、但、因为、所以。

(3) 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没有独立的意义,如:的、地、得、着、了、过、吗、呢、吧、呀。

3. 其他词类:

(1)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答应等的词,如:啊、哎、哦、哼、呸。

(2) 拟声词:模仿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淅淅沥沥、咚咚。

需要注意的是: 汉语中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

(1) 他(人称代词) 怎么(疑问代词) 还(语气副词) 不(语气副词) 来(行为动词) 呀(叹词)。

(2) 下回(量词) 我(人称代词) 还(重复副词) 来(行为动词)。

(3) 有(存现动词) 借(行为动词) 有(存现动词) 还(行为动词),再(重复副词) 借(行为动词) 不(语气副词) 难(形容词)。

二、词语的意义及理解

(一) 词语的意义

词语的意义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1. 本义:词语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如“兵”的本义为“武器”,“年”的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

2. 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如“摸”本义是用手接触或抚摩,引申为试着探求、了解,如“摸情况”“脾气摸透了”。再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3. 比喻义:由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法而形成的意义,如“尾巴”一词原指“动物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但在下面这两个句子中却产生了比喻义。

(1) 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不能留尾巴。

(2) 他甩掉了尾巴。

在第(1)句里,“尾巴”指“残留部分”。在第(2)句里,“尾巴”指“跟踪或尾随别人的人”。

注意: 比喻义不同于比喻修辞。比喻义是词语的一种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间才应用的,是临时的。

(二) 词语的理解

理解词语就是揭示词语的内容(意义),从而正确掌握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词语的理解要联系实际,力求简明确切,通俗易懂。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

1. 分解字义法:有些词语的意思就是单字字义的组合,可采用分解字义的办法来理解。如“健美”,“健”是“康健”,“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2. 联系上下文法:在句子中理解词语时,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找出其正确解释。如“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中的“深”是“深奥”的意思,而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深”又是“深入”的意思。

3. 换词法: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如“顷刻间”一“转眼间”, “清晰”一“清楚”, “焦躁”一“急躁”, “疲倦”一“疲惫”等都能采用这种方法解释。

4.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有些詞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燥热”这个词,大部分同学都知道与热有关系,那到底多热呢?人们的心情怎样?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到了燥热?自然就知道它的意思是“干燥炎热”。

5. 看偏旁法:通过看偏旁想象词的意思。如“灌溉”,都含有“氵”偏旁,它一定也与水有关,表示浇灌。

6. 给词语下定义法:如“分贝”是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枯水期”是河流处于最低水位的时期。

7. 描述法:如欢天喜地:极其高兴的样子。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8. 说明法:有些词语不好表述,可用此法说明事物的属性,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如“社稷”,社,过去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合在一起,可以引申为“国家”的意思。

三、词语的感彩

1. 词语的感彩: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1) 褒义词:带有喜爱、赞许、肯定,吉祥等感彩意義的词语,如:伟大、优秀、善良、美好。

(2) 贬义词:带有憎恶、贬斥、否定、轻蔑等感彩的词语,如:丑恶、卑鄙、贪婪、虚伪。

(3) 中性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态度的词语,如:桌子、书本、学习、工作。

根据不同的场合,正确运用带感彩的词,能明显地反映说话人的立场、情感和态度,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2. 词语的语体色彩:包括口语词和书面语词。

(1) 口语词:平实朴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如“哥们”“溜达”等。

(2) 书面语词:庄重典雅,确切严谨。如“会见”“接见”“谒见”“拜见”等。

四、近义词和反义词

(一) 近义词:指意义相近的词语,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在运用时,一般不能相互替代。对近义词的辨析,就是要抓住这一点,从以下方面进行。

1. 词义的轻重:如“快活”与“愉快”。

2. 范围的大小:如“事情”和“事件”。

3. 适用的对象:如“关心”与“关怀”。

4. 搭配的习惯:如“保护一眼睛”“维持一秩序”。

5. 感情的色彩:如“武断”与“果断”。

(二) 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前者如真一假,动一静,拥护一反对;后者如黑一白,高山一平地等。

1. 辨析反义词

(1) 从意义上分辨。把原词放入一定语言环境中体会其含义,再找出相反含义的词。

(2) 从感彩上分辨。一般反义词的感彩也都相互对立,找出与原词感彩相反的词即可。

(3) 先分解再组合。分别找出原词中每个字的反义词,再合起来就是原词的反义词。

2. 运用反义词

(1) 组成反义词的一对词必须属于同一意义范畴,如:“长”“短”(长度),“开头”“结尾”(过程),“古”“今”(时间)。

(2) 不是任何一个词都有反义词。反义词以形容词最多,其次是动词: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如“书”“笔”)大部分没有反义词。

(3) 多义词可以有几个跟不同义项相配的反义词,如“快”的反义词可以是“慢”“钝”,“清淡”的反义词可以是“浓郁”“油腻”等。

3. 反义词的作用

(1) 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

(2) 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思的作用。

(3) 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五、词语归类

现代汉语拥有浩如烟海的词汇,但我们可以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常见的分类方法可以从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以及相关联的相对关系等方面进行考虑。

一、词语的逻辑分类

词语的逻辑分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按事物的类别归类:例如,苹果、桃子、葡萄属于水果;柳树、桃树、小麦属于植物;钢笔、三角板、橡皮属于文具。

(2)按词性归类:例如,天空、草地、黑板、苹果属于名词;跑、看、思考、夺奖属于动词;高大、灵活、丰富、狡猾属于形容词。

(3)按感彩归类:例如,断、聪明、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属于褒义词;武断、愚蠢、张牙舞爪、自高自大属于贬义词;立刻、无奇不有、按部就班、无声无息属于中性词。

(4)按词语的使用范围归类:例如,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奋不顾身、坚贞不屈等用于描写人物品质;垂头丧气、聚精会神、神采奕奕、愁眉苦脸等用于描写人物神态;碧波荡漾、悬崖峭壁、水流湍急、金碧辉煌等用于描绘景物;淙淙、呜呜、哗哗、叮咚、劈劈啪啪等用于描摹声音。

二、词语之间的关系

理解词语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排列词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常见的词语关系包括:

(1)包含关系:例如,“学生”与“小学生”,其中“学生”是一个类别,包含了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等,而“小学生”是被包含在“学生”中的一个子类别。

(2)整体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关系:例如,身体、上身、头部、嘴、牙齿。

(3)长幼关系:例如,侄儿、叔叔、伯伯、爷爷。

词语之间还存在并列、大小、长短、时间等多种关系。

七、成语

(一)定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的含义比一般词语更丰富,语法功能相当于词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成语通常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褒义和中性。

大多数成语包含4个字,例如“爱憎分明”、“拔苗助长”;也存在3字或4字以上的成语,例如“东道主”、“掉书袋”、“天有不测风云”、“天高皇帝远”、“日久见人心”、“无风不起浪”;有些成语甚至分成两部分,用逗号隔开,例如“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二)语法结构

成语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主谓式成语:例如,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等。

2. 联合主谓式成语:例如,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等。

3. 联合动宾式成语:例如,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批郤导寂、焚膏继晷、提心吊胆等。

4. 联合名词式成语:例如,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等。

5. 联合动词式成语:例如,突飞猛进、勇往直前等。

6. 动补式成语:例如,逍遥法外、问道于盲、青出于蓝、爱不释手、心乱如麻、重于泰山等。

7. 并列式成语:例如,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喜怒哀乐、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

8. 偏正式成语:例如,倾盆大雨、窈窕淑女等 (中间可以加“的”字)。

9. 承接式成语:例如,见异思迁、先斩后奏等。

10. 因果式成语:例如,水滴石穿、水落石出等。

(三)成语的理解

理解成语不仅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还需要注意成语的整体意义。常用的理解方法包括:

1. 重点突破法:通过理解词语中的一个关键字来理解整个成语的意思。例如,“应接不暇”,只要弄清楚“暇”是“空闲”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形容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就明白了。

2. 比喻法: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理解成语。例如,“对答如流”可以理解为回答问题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反应快,口才好。

3. 对应推断字义法:根据成语中一个比较常用的、语义清晰的字来推断其他字的含义。这种方法适用于并列结构且字的位置有对应关系的成语。例如,“腾云驾雾”,其中“腾”是上升的意思,“驾”是架起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升上云端,架起云雾,在天空行走)就非常明白了。

4. 语意关系分析法:有些成语类似浓缩的复句,通过分析成语的语义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意思。例如,“天衣无缝”属于因果关系,(因为)天上神仙穿的衣服不是针线所缝,“所以”没有衣缝。

5. 重新组合法:将成语重新组合,按照组合后的词语理解成语的意思。例如,“聚精会神”可以组合为聚会精神,聚会精神的意思就是高度集中注意力。

6. 毋“望文生义”法:有些成语的字很浅显,但如果望文生义就会理解错误。要弄懂简单字的真正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比如“不苟言笑”这个成语的关键字是“苟”,其正确含义是“随便”而非“苟同”。只要掌握了这个字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不随便说话,不随便笑。形容严肃的样子”也就清楚了。

(四)易错成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