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 女生最适合学的专业


□蒋璟璟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498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尽管如此,在全国3000多所高校中,人工智能专业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许多高校宣布将人工智能纳入通识必修课程,这一趋势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视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积极信号。(北京商报)

人工智能热潮从产业界蔓延至学术界,并在高校新一轮学科和课程调整中得到了直观的体现。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从传统的理工强校到综合性大学,再到文科类高校,各类型高校纷纷加入这一潮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人工智能课程也逐渐成为大学必修课和通识课,越来越普及。高校此举的背后体现了未来社会将人工智能视为基础知识和价值观的理念,学生们必须掌握相关知识。

高校拥抱人工智能,固然有产学融合、以产定教的考量,但更核心的驱动力是“唯恐错过大浪潮”的焦虑。近年来,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热点的“时差”越来越短,其同步性和响应速度越来越高。此番高校人工智能热潮早已在各界预料之中。其中,一些高校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而一些高校则勉为其难、跟风硬蹭,东拼西凑搭建草台班子,就急于开设项目、抢夺生源,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严重背离了大学应有的价值立场。

的确,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绝不是凭空而来的空中楼阁。某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白手起家、另起炉灶,并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只有具备足够的学科积累、学术传承和师资储备,才能加入这场游戏。否则,勉强硬上,必然事倍功半,最终一地鸡毛。人工智能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高度依赖一系列基础学科和传统的理工类应用学科。就本轮围绕人工智能的高校竞赛而言,“弯道超车”和“后发优势”很难成立,大概率还是强者恒强的局面。

高校建设“人工智能”专业,首先要理性评估自身实力,切不可陷入投机式的草率决策。真正有实力的高校,其实不一定需要专门挂一块“人工智能”的招牌,也能培养能为人工智能产业所用的人才。而如果底气不足,就算打着“人工智能”的大旗,有名无实,最终也会功亏一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