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是什么意思 如厕是大便还是小便


古人如厕文化
饮食与排泄的紧密关联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进食与排泄便成为人类生存中的头等大事。排泄之举,在古代并非见不得光之事,反而经历了颇为有趣的演变历程。
古人如厕设施的演变
考古发现表明,人类最早的如厕设施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简单粪坑。随着文明的发展,如厕设施逐渐从露天变为室内,名称也从原始的“粪坑”衍生出“茅房”、 “厕所”等文雅称谓。
在春秋时期,出现了较为规范的厕所,称为“屏”。据《墨子·旗帜》记载,此类厕所规模颇大,设置在道路之外,围墙高逾十二尺,内部深坑,不幸跌入难以逃生。西周至春秋,中原地区多沿用“粪坑”之法,满则填平后再另寻新处。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秦汉时期如厕设施迎来了重大变革,形制与现代如厕设备已无太大差别。出现了蹲式和坐式马桶,宫廷和官府以及普通民居均设置了厕所。
帝王将相的如厕奇闻
自古以来,如厕一直是帝王将相颇为关注之事。晋景公在公元前581年如厕时不慎跌落陷阱而身亡,可谓古代如厕事故中最为耸人听闻的奇闻。这也不禁让人感慨,即使是身份尊贵如帝王,在如厕一事上也充满着滑稽与无奈。
公共设施的缺失
秦汉以后,针对公共场所粪溺收集和处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出现了“倾脚头”这种最早的清洁行业。然而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过快,公共如厕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乃至出现“故人都当道中便溺”的尴尬局面,官员们也不例外。
豪门贵族的如厕讲究
魏晋时期,豪门贵族室内设有豪华厕所,侍婢服侍左右。串门客如厕也颇为不便,羞于启齿。极端者如元代倪瓒,竟将厕所建成小楼,美其名曰“避免入厕之时闻到臭味儿”。
为对抗臭味而出的奇招
古人应对厕所臭味之法五花八门。巨富石崇的厕所备有香料,以消除异味。舞阳公主则将干枣纳入漆箱备用,用于如厕时堵住口鼻,闹出了大王敦吃鼻塞枣的趣事。

尽管提及“茅厕”一词常遭人忌讳,但其作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响必然渗透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餐馆附近配备厕所,早已成为配套设施的标准。茅厕文化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厕”字本身蕴含“偏僻之处”的含义,因此引申为谦虚之意,常用于自谦,如“厕身士林”。据传,宰相寇准年少时奢靡无度,然而“性豪侈,家未尝油灯,虽庖所在,必燃炬烛”。

由于厕所是污秽之地,人们往往讳言避谈,因而衍生出诸多雅称,如“更衣”、“解手”、“出恭”等,皆指如厕之意。“更衣”一词源自古人穿着不便的长衫,如厕时需脱去长衫;“解手”一词起源于明代,传说 官府押送百姓时,如厕需解开押运官差的手部束缚,久而久之便成为解手的代称;“出恭”一词则源自明朝科举制度,考生在考试期间如厕需举“出恭入敬”的牌子,以示恭敬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厕所也是某些文人雅士吟诗作对之处。著名文学家左思便是其代表。据说这位老学究如厕时 若无纸笔相伴,便如当今青年失手机一般坐立不安。他的名作《三都赋》不少词句便是在此环境中孕育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