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来历 春联寓意着什么意思


对联的传承和演变

在除夕这一传统佳节,张贴对联可谓是习俗中的经典之作,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对联的传承和演变与桃符、门神等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更迭,也渐渐与文人墨客结缘,成为文人雅士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他们在举杯畅饮、吟诗作对中,将对联文化推向了顶峰。

一、对联的传承起源

据史料记载,目前可考的对联最早应诞生于五代十国的后蜀时期。五代十国乱世之中,战事频繁,民生困苦,加之当时神鬼崇拜风行,人们在具有辟邪功能的桃符上书写祈福的吉祥语句,高悬于门楣之上,民间称之为“悬桃符”。

据《宋史》记载,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曾手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副桃符,置于门前两侧。看似寻常的一件事,却因后蜀灭国而蒙上一层宿命色彩。

相传,孟昶所书桃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巧合地对应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生辰“长春节”。更戏剧性的是,前来接收后蜀国土的宋朝大臣恰好姓“吕”名“余庆”。如此种种巧合,使孟昶所书桃符被后人解读为后蜀亡国之兆。

《国家宝藏》中的后蜀皇帝孟昶

对联的起源虽可追溯至五代十国,但仅限于刻在桃符上的吉祥语句,字句工整却缺乏寓意性和韵律。可以说,这只是对联的雏形。

对联的传承和演变

刻有门神名字的桃符

二、对联的发展演变

到了宋朝,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桃符与春节的驱傩仪式逐渐弱化了驱鬼逐邪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祈福迎祥的寓意。

人们将这种蕴含着新春祈福寓意的桃符称为“春贴”,直到明朝才正式更名为“春联”。

宋代时期,在桃符上书写吉祥话的风俗虽然尚未普及,却逐渐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他们将其视作彼此切磋交流的手段。通过对对联的方式,既可陶冶情操,增加文采,又可以一较高下。

对联的传承和演变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宋朝有不少文人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关于桃符或春贴的记载。南宋著名文学家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载,某县教谕在桃符上题写的对偶“宜人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被人举报内藏玄机,导致其身陷囹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其《元日》一诗中也曾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新桃”与“旧符”指的就是对联。

著名理学大家朱熹与政治家范仲淹都十分喜爱创作这种对仗工整的句子,并经常将其作为馈赠他人的礼物。在众多理学、文学大师的推崇下,除夕写春联成为文人墨客消遣怡情的重要方式。

对联的传承和演变

王安石纪念馆雕像

三、对联的普及推广

在明朝之前,对联还仅局限于文人雅士之间,是他们言欢助兴的佐料。对联得以普及推广至民间,要从明朝说起。

陈云瞻曾在其文中写道:“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意思是说,除夕前,明太祖朱元璋曾下旨要求南京的达官贵人张贴对联,他还会微服私访,欣赏这些对联的妙处。

对联的传承和演变

胡军饰演的朱元璋

此时的对联出现了两个新的特点:

其一,对联不再刻写在桃符上,而是书写于红纸之上,用红纸书写不仅成本低,而且寓意更加喜庆,这一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其二,对联在创作水平上有了长足进步,其创作逐渐脱离了桃符的束缚,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字数不断增加,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五言或七言,题材也从文人之间的典故文化扩展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联的传承和演变

写在红纸上的春联

到了清朝,春联发展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南怀瑾曾说,中国文化在文学方面的演变经历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则以对联为代表。

清朝时期对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是用途十分广泛。清人周世德曾说:“今夫对联之相需也,亦甚广矣。自门庭楼阁、厅堂书室、园亭台榭、寿诞婚嫁、文武科第,以及市井僧道寺观、翠馆优场,春夏秋冬,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无处不用。”

意思是说,对联在空间上从庄重的门庭楼阁、书房花园,到市井中的道观寺庙,乃至娱乐场,都有存在,从时间上来说则贯穿了一年的春夏秋冬。

大修改后的内容保持原意:

对联的创作深受八股文影响,如主题、构思、文风、笔法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联开始效仿八股文,为其写序言简述内容。清代中後期,挽联大量涌现,而桐城学派的复兴也使对联添加了散文化的色彩和文学性。

春联的来历 春联寓意着什么意思

大明湖的对联

文史君说

自唐末五代诞生以来,对联历经千年发展,内容逐渐丰富,形式愈发多样,时空中占据了更广阔的地位。如今,对联多以祝福语为主,虽然其文学性不再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但其承载的祝福与希望却是古今人们共同期盼的。

引用资料

张小华,《中国楹联史》,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杨甜,《对联的承袭与演变——基于认知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