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奉阴违的意思 阳奉阴承的意思


成语(chéngyǔ)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绝大部分成语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经常代表了一个故事或典故。

成语的特征:

  • 固定结构:成语的词序和成分一般不能随意变更。
  • 明确意义:成语具有丰富的含义,往往比其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更为深刻。
  • 广泛流传:成语的使用频率较高,广为人知。

成语的来源:

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例如:

  • "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
  • "鹬蚌相争"出自《燕策》
  •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成语的分类:

成语的数量庞大,根据字数可分为:

  • 四字成语:数量最多,如"画蛇添足"、"刻舟求剑"
  • 三字成语:数量较少,如"敲门砖"、"莫须有"
  • 五字成语:数量更少,如"桃李满天下"、"醉翁之意不在酒"
  • 六字成语以上:最少见,如"五十步笑百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本身就包含着比喻、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名称:固有名称

成语与固有名称、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汉字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颇有相似之处。例如,固有名称和科学术语都是固定的词组;谚语、歇后语、引语不仅是固定的词组或句子,其含义也与成语有几分相似;由普通汉字构成的普通词组比较简短,形式与大多数成语相同,如“东西南北”和“春夏秋冬”等,但这些都不是成语。通过了解成语与固有名称、科学术语等的区别,有助于识别什么是成语,什么是非成语。下面将对此作简要说明。

科学术语:成语与科学术语的区别

科学术语用于表示科学概念,而非一般概念。例如,“主观能动性”、“革命乐观主义”、“无限花序”和“平行四边形”等科学术语,尽管都是由数个汉字构成的固定词组,但它们并非成语。

谚语:成语与谚语的区别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习语,与习用语、谚语相类似,但略有差别。成语与谚语的主要区别在于,谚语大部分是句子,而非词组。谚语经常出现在口语中,在书面语中的应用较少。谚语通常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像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谚语的形式不像成语那样整齐,如“坐山观虎斗”和“天下乌鸦一般黑”等谚语,就显得不那么整齐。如果非要说这些谚语是成语,也可以勉强认可。

歇后语:成语与歇后语的区别

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正面阐明寓意。为增强表达效果,文章创作中也可以引用歇后语,如同引用成语。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和“蜜饯黄连——先甜后苦”等,这些都是歇后语,并非成语。

成语的基本特征

1. 结构固定性:成语的成分构成和结构形式都不可随意更动或增减。例如,“唇亡齿寒”不可变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或“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扩展为“胸中无有一点墨”。成语的语序也固定,不可任意更改,如“来龙去脉”不能变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也不能变为“功劳汗马”。

2. 含义整体性: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其含义往往不是其成分含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成分含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得出的整体含义。如“狐假虎威”的表层意思是“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但其实际含义却是“倚仗他人的权力欺压别人”;“兔死狗烹”的表层意思是“兔子死后,猎狗就会被烹食”,但其实际含义却是“对统治者效劳的人在完成使命后会被抛弃或杀害”;“废寝忘食”的表层意思是“顾不上睡觉和吃饭”,但其实际含义却是“极为专心努力”等。

3. 语法功能的多样性:从汉语语法的角度看,汉语成语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短语,而短语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不同的成分。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多种多样。汉语成语形式多样,既有四字成语,也有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和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体形式,故此分析成语的语法功能时,主要集中于四字成语在句子中的成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