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什么季节 清明上河图的清明是什么意思


汴京繁华图:细数《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百态

清明上河图

与唐代韩混的《五牛图》齐名,《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传世不朽的画苑瑰宝。这幅几经辗转、历经劫难的名画,不仅留下了历代收藏家和鉴赏家的赞誉,也引发了后世无尽的解读和猜测。
画家张择端:以笔触描绘人间百态
张择端,字正道,山东东武(今诸城)人。他在宋徽宗赵佶时期任职于翰林图画院,擅长描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等城市景观。张择端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技艺,将笔触伸向了社会各个阶层,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城乡风俗画卷。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现存的唯一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高25.2厘米、长528.7厘米的绢本设色画卷,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画面从城郊开始,沿着汴河向西延伸,经过虹桥直至城内的康保门,将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
画卷中,814个人物栩栩如生,男女老幼、各行各业,73头牲畜、173棵树木、100多间房屋,共同构成了这幅生动的北宋城市风俗画,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汴河漕运:北宋经济的命脉

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时期,历经一个半世纪的和平发展,经济空前繁荣,而当时的都城汴京更是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东西贯穿汴京的汴河,不仅是城市的命脉,也是连接东南地区的重要漕运通道。 汴河上,每年都有6000多艘漕船往返运输货物,络绎不绝的商旅和船只,也促使汴河沿岸形成了繁华的“河市”。
城市布局:打破坊区限制,商业繁荣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与之前朝代不同,北宋的城市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人和工匠涌入城市,打破了坊区的限制,在街道两旁开设店铺。每逢节日,京城更是热闹非凡,店铺为了扩大经营面积甚至“侵街占道”,足见当时商业的繁荣。
北宋还取消了“夜禁”,夜市应运而生,与早市、鬼市一起,构成了当时热闹非凡的城市生活。

清明上河图局部

画卷三段:从郊野春光到城内繁华
《清明上河图》全卷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郊野春光
画面从春意盎然的汴河郊外展开,柳树抽出新芽,几间茅舍掩映其中,几叶扁舟在河中缓缓行驶。

清明上河图局部

第二段:汴河漕运
画面中心是繁忙的汴河漕运景象,漕船、商船、渔船往来穿梭,展现出北宋经济的繁荣和漕运的繁忙景象。
第三段:城内繁华
画面最后是汴京城内的繁华景象,街道上人来人往,店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展现出北宋城市生活的繁华和市井百态。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艺术珍品,更是一部北宋社会风俗的百科全书,为后人了解北宋的城市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中段为汴河虹桥渡头。

  • 汴河作为国家漕运枢纽和商业交通要道,上承洛阳,下达淮泗。
  • 跨越汴河的木桥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面,故称虹桥。
  • 桥上熙熙攘攘,轿舆、骏马、挑夫、驮运毛驴、推车商贩络绎不绝,人潮涌动。
  • 河面船只如梭,货船满载而来,纤夫拉纤逆流而上。靠岸停泊的船只正在紧张卸货。
  • 一只大船即将通过虹桥,船夫们奋力撑篙、钩桥死拽,竭力控制船身顺畅通过桥孔,以免与临近船只碰撞。
  • 桥栏旁驻足的闲客探首观望船夫忙碌,邻船之人则高声提醒注意安全。
  • 桥西街市,贩卖刀剪等器物的摊贩喧闹叫卖,熙攘人群中餐饮场所林立,烟火气十足。

清明上河图是什么季节 清明上河图的清明是什么意思

后段描绘市井闹市,繁华万象。高大的城楼将画面一分为二。

  • 城楼两旁,茶坊、酒肆、客栈、肉铺、庙宇、公廨鳞次栉比,与城郊寥落的茅舍形成鲜明对比。
  • 街市人来人往,各色人等齐聚一堂:叫卖的行商、赏景的士绅、骏骑官吏、奔波商贾、乘轿贵妇、化缘僧侣、问路的异乡人、听书游民、流连酒楼的公子哥、沿街乞讨的老人。
  • 街道上,轿子、驮兽、牛驴等运输工具应有尽有,人力车、平头车、太平车等辅助工具一应俱全。
  • 恰逢佳节,店铺里各种绫罗绸缎、珠宝香料等应有尽有,王家纸马店的纸马香火也不可少。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刻画了汴京的繁华盛景,但画面中蕴含着两种隐喻:

  • 一是政治开明之意,正如进献时的颂词“同幸得生,清明之世”。
  • 二是深刻的讽喻,城郊简陋的茅舍与城中奢华的楼宇、船夫脚夫的辛劳与市人的悠闲、豪门公子的享乐与沿街乞讨的老人,展示了太平盛世下的管理混乱和世态炎凉,暗含着国力强大却不乏虚弱的一面。

清明上河图是什么季节 清明上河图的清明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