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首的意思 落款顿首是什么意思


顿首的意思 落款顿首是什么意思

磕,读音为 kē ,本义是指石头撞击、打击发出的声音,,《说文解字》将「磕」解释为:“磕,从石从盍,石声。”人们磕头时,以头部敲击地面,发出“咕咚咕咚”的声响,因此称之为磕头。

叩,读音为 kòu,本义是指敲打或击打。「叩」为古字,常见于《周礼》、《论语》、《列子》、《荀子》、《淮南子》等经典文献中。人们磕头时,以头部触及地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因此磕头又称为叩首,二者意思相同。在具体动作要求上,磕头与叩首没有差异,都是趴在地上以头部敲击地面,但磕头偏重于口语用词,而叩首则显得较为文雅。

值得注意的是,在宋元以前没有「磕头」或「叩首」这两个词。「叩」和「磕」组合成「叩首」或「磕头」,用于礼仪场合,出现在宋元以后,并且源于民间,有话本小说等文献佐证。《东周列国志》为明代演义小说,是最早使用「磕头」和「叩首」词汇的作品之一。在规范的礼仪文本和官方较为正式的礼仪活动中,直到清朝末期,礼仪事项仍使用「稽首」、「顿首」和「稽颡」,一般不会使用「磕头」或「叩首」。

总体而言,「稽首」、「顿首」为礼仪的源头,「稽颡」是专用于丧礼的稽首,存在差异但不大。磕头和叩首则是从稽首(以及顿首等礼仪)演变而来的,可以通俗理解为民间简化的稽首。与稽首相比,磕头和叩首的动作更为随意简单,符合一般民众相对简便的生活方式。

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以前,常见的行礼礼仪共有三种:跪拜礼、拱手礼和揖礼。其中,拱手礼用于外出相遇,揖礼作为拱手礼和跪拜礼的辅助礼仪,而跪拜礼则是行礼礼仪的主体。

跪拜礼包含九种,称为「九拜」,详细记载在《周礼--春官--大祝》中: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顿首的意思 落款顿首是什么意思

1、关于稽首

稽首,读音为 qǐ shǒu,是古代的一种行礼礼仪。郑玄在《周礼》中注释道:“稽首,拜头至地也。”贾公彦在《周礼》中解释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清代著名学者姚鼐考证:“《周礼》曰:稽首其仪,右手至地,左手加诸右手,首加诸左手,是为拜手稽首。《礼》曰:稽首,据掌致诸地,以稽留其首于手之上,故曰稽首。”

稽首为「九拜」之首,是拜礼中最为庄重的一种,最初用于臣拜君,即诸侯拜天子,大夫士拜诸侯。秦汉以后,稽首礼被逐渐应用于更为广泛的场合,如臣对君、下对上、子对父、晚辈对长辈等,都可以行稽首礼。

2、关于顿首

顿首的行礼方式与稽首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稽首要求以额头贴地,停留一段时间,而顿首要求以头部叩击地面,叩后立即抬头,重复几次或多次。

顿首的庄重程度次于稽首,后来普遍用于下对上表示敬意的礼节,平辈之间也可以行顿首礼。《三国演义》中“董承密受衣带诏”一章描写汉献帝想将事情拜托给董承,密谋后,密授衣带诏,董承谢帝,“承顿首谢”。顿首此种礼节在后世常常用于书信中的开篇或结尾,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大哭周瑜”一章中,写周瑜临死前给孙权写遗书,开头即是“瑜伏楮泣血顿首百拜,致书于主君明公麾下”。

后世的磕头和叩首显然与顿首有着传承关系。

顿首的意思 落款顿首是什么意思

3、关于稽颡

稽颡是一种与稽首类似的礼仪。《荀子--大略》中关于稽颡的行礼方式有这样的描述:“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唐代杨倞注解道:“稽首,亦头至手,而手至地,故曰下衡。稽颡,则头触地。”大体而言,行跪拜礼时,身体的平衡度是关键,屁股和头部平衡的行礼为拜;头部低于屁股的行礼为稽首;头部触地的为稽颡。

稽颡为丧礼专用,基本动作是:屈膝下跪,双手朝前,手心朝上,以额头触地,表示极度的哀悼。《仪礼-士丧礼》记载:“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礼记--檀弓下》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在丧事活动中,当举行特定的丧礼仪式,如入殓、上庙、堂祭、出殡、路奠等,孝子孝孙随棺柩灵位跪拜所行的礼节即是「稽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