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宁2017年在做什么 赵海宁简介


在当前社会,农民工的生活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15名农民工,30万元的劳务费,看似只是普通的数字,但这些数字背后却关乎着每个家庭的生计。无论是孩子的新学期学费,还是老人的医药费用,甚至是返乡开店的创业资金,都是他们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民生,就是要确保这些低收入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让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

最近,北京一中院通过线上审理机制,迅速处理了一批关于湖北籍农民工的劳资纠纷案件。这些案件涉及的15名农民工,经过14天的高效审理,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法院的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农民工的“薪水忧虑”,还通过实际行动落实了保民生的承诺。

赵海宁2017年在做什么 赵海宁简介

劳务纠纷的背后故事

农民工的艰辛讨薪之路

故事要追溯到2017年,当时15名来自湖北的农民工在“包工头”李陆生的带领下来到北京打工。李陆生通过赵海宁将宏英建筑公司的工程转包给了他们,他们主要从事砌墙、抹灰等体力劳动。尽管劳动条件艰苦,工人们却因找到了工作而感到欣慰。等到工程完工后,这份喜悦很快被对工资的拖欠所取代。

高旺林等人多次去找包工头李陆生,然而包工头表示自己也未收到工程款,只能给工人们开了一张“白条”。当他们再次向宏英建筑公司索要工资时,公司则声称与他们并无合同关系,因为工程已被外包给赵海宁。经过两年的讨要工资无果,高旺林等人无奈将宏英建筑公司、赵海宁和李陆生一同告上法庭。尽管一审法院判决他们胜诉,但宏英建筑公司和赵海宁对判决结果不满,提出了上诉。

而此时正值疫情防控期间,高旺林等人因无法外出打工而陷入更深的经济困境。他们迫切需要尽快解决工资问题。

赵海宁2017年在做什么 赵海宁简介

赵海宁2017年在做什么 赵海宁简介

智慧法院的“云庭”审理

线上审理助力民生保障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接到这些案件后,迅速采取了线上审理的方式来应对疫情带来的审理难题。考虑到15名农民工和包工头均来自湖北,无法亲自到北京参加现场审理,法院决定采用线上审理的模式。在审理前,法院的书记员主动联系了当事人,指导他们如何下载和使用“云庭”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以确保审理过程顺利。

5月27日,线上审理正式开始。主审法官梁志雄负责对15起案件进行线上询问,采用集中审理的方式,以提高效率。通过示范诉讼的方式,法院将争议焦点凝练,减少了重复发言,从而在半天内完成了15起案件的线上询问工作。这次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的线上审理,流程紧凑且规范,顺利地完成了所有案件的审理任务。

这次线上审理不仅是对北京市一中院在疫情防控期间适应新审判模式的一次实践,也标志着智慧法院建设的成熟。法院及时制定了《电子诉讼在线规则》,发布了相关操作指南,并推行远程诉讼服务,确保了审判工作在疫情期间的正常进行。

赵海宁2017年在做什么 赵海宁简介

迅速审结,保障民生

北京一中院的审判速度

这15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院适用了快审工作机制,由立案庭第五审判团队负责处理。案件的审理过程严谨而高效,从5月14日立案开始,到5月28日送达判决书,整个过程仅用了14天的时间。在这期间,法院迅速完成了分案、阅卷、送达诉讼须知、搭建文书框架、线上系统指导、询问、合议及撰写文书等各个环节。

最终,北京一中院判决宏英建筑公司违法分包工程,并未支付工程款,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此次判决不仅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为他们的工资问题带来了希望。通过迅速高效的审判,基本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保障。

赵海宁2017年在做什么 赵海宁简介

一位湖北籍农民工在获知判决结果后感慨万千,写下了感谢信,表达了对法院快速审判的感激之情:“感谢法院快速审判,维护了我们湖北农民工的权益,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那么,立案庭快审团队如何实现如此高效的审判?

赵海宁2017年在做什么 赵海宁简介

北京一中院立案庭庭长潘洁透露:

在案件立案阶段,我们通过系统智能判断和人工识别相结合,做到提前预判、梳理分类;在审理过程中,审判团队充分发挥协作优势,快速高效地审结案件,确保依法服务民生。

(文中均为化名)

供稿:北京一中院立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