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文 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文作文600字
【引言】
他是那样的人,虽身处高位却心系百姓,热心政事而尽心尽力;他是那样的官员,直言敢谏、不惧X,贬谪时仍不改其志,在困境中抗洪救灾,赈济贫困。他不仅在生活中光辉灿烂,更在文字中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这个杰出的文人是谁?没错,他就是苏轼。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他的一篇咏月佳作《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书法家与画家。他的词作豪放开阔,与辛弃疾齐名,共同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其散文风格独具,宏富大气,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创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此时苏轼在黄州被贬谪已逾四年,尽管经历了屡次贬谪,他依旧心态从容,不为逆境所困。贬谪虽然让他身处闲暇的境地,但他并未沉溺于消极,而是自得其乐于山水之间,这份闲适中又夹杂着些许失意之情。
二、字词解析
1. 读音正确。
X(jiě) 遂至(suì) 未寝(qǐn) 荇(xìnɡ) 起行(xínɡ)
2. 一词多义
念无与为乐者(连词,和)
与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 古今异义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4. 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分享乐趣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同一汪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的藻类、荇菜错综交织,实际上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少了像我们这样闲适的人罢了。
三、文章整体感知
1. 朗读分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X/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层次分析
第二部分(第4句):描绘月光下的庭院景象。
第三部分(第5至7句):抒发对月光和竹柏影的感受。
四、深度分析
1. 景物描写的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极具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澈透明、影影绰绰的美妙景象。
2. 表达的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闲人”的含义
五、语言与写法分析
如何通过语言描绘月色?
六、写作特点
1. 结构独特
《记承天寺夜游》以自然流畅的结构,描述了从夜游到与友共赏的全过程,情景交融,心境自然流露。
2. 景物描写精准
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月光的皎洁,庭院如清水般透明,竹柏影映在院中,如水草交错,巧妙衬托了月光的美丽。
3. 借景抒情
4. 借用衬托手法
用“积水空明”与“藻、荇交横”的比喻,突出月亮的皎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月光的独特X。
5. 叙事与抒情结合
文中通过叙事和景物描写,最终融入抒情部分,使得文章结构分明,情感深刻。
6. 语言的巧妙运用
文章用词精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衬托,传达了深层的情感和意境。
七、总结与拓展
1. 文章主旨
2. 结构梳理
记承天寺夜游
月色入户——夜游——寻友、赏月
(月景:比喻、衬托、错觉)
闲——身闲、心闲、豁达乐观
八、扩展阅读
(一)有关月亮的诗句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7.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二)《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的对比分析
《答谢中书书》由隐士陶弘景所作,寄情于山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无人共享的微小怅惘。而《记承天寺夜游》则是在苏轼贬谪期间所作,包含了更多对人生变故的感慨及自我安慰。这两篇文章虽都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但表达的情感却各具特色,一者显现隐士的闲逸与喜悦,另一者则反映出贬谪中的悲凉与豁达。
自古以来,无论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还是苏轼的“夜游承天寺”,自然都成为了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媒介。大自然的风光不仅仅是美的象征,它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情感的发泄,让人们在风景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智慧。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