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等级划分 钢筋等级划分表


一类钢:碳素钢的世界

在钢材的分类中,一类钢代表了碳素钢。这种钢材主要由铁和碳组成,含碳量通常低于1.35%(介于0.1%到1.2%之间)。除了铁和碳外,碳素钢中还可能含有少量的硅、锰、磷和硫等杂质,但不会包含其他合金元素。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受到其碳含量的影响。

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会显著提高,但塑性、韧性和可焊性会相应降低。碳素钢是最早被使用的钢材之一,其成本低廉,性能范围广泛,使用量也极为巨大。这种钢材广泛应用于公称压力PN≤32.0MPa,温度范围为-30至X℃的水、蒸汽、空气、氢、氨、氮及石油产品等介质中。常见的碳素钢牌号包括Q235、20#、20g、20R、L210、S205、HP265等。

二类钢:低合金钢的特点

二类钢指的是低合金钢。与碳钢相比,低合金钢是在碳钢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来改善钢材的某些性能。这些合金元素的总含量低于5%。当合金元素总量在5%到10%之间时,则称为中合金钢,而含量超过10%的则为高合金钢。

低合金钢如16MnR、12Cr1MoV、20MnMoD等,通常用于需要更高强度和耐磨性的场合。这些钢材的性能改进使其在工程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类钢:马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

三类钢涵盖了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及铬钼钢等类型。马氏体不锈钢如1Cr5Mo、0Cr13、1Cr17等,这类钢的耐腐蚀性主要来自于其铬含量,通常在11.5%到18%之间。马氏体不锈钢的高碳含量能够在热处理过程中形成马氏体,但其焊接性能较差。

铁素体不锈钢的铬含量在15%到30%之间,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种钢材通常不含镍,有时会添加少量的Mo、Ti、Nb等元素,以提高其耐蚀性、抗氧化性及导热性。铁素体不锈钢在很多原本只适合使用奥氏体不锈钢的领域中也显示出了优异的性能。

四类钢:奥氏体与双相不锈钢

四类钢包括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主要成分是18%铬和8%~10%镍,碳含量约为0.1%。这种钢材无磁性,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相对较低,通常通过冷加工来增强其性能。

双相不锈钢(Duplex Stainless Steel,简称DSS)则结合了奥氏体和铁素体的不锈钢特性。这类钢材的铁素体和奥氏体相各占50%,在一些型号中,含有30%以上的双相成分。双相不锈钢相对于铁素体不锈钢,具有更高的塑性和韧性,并且耐晶间腐蚀性能优越,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也明显提高。

特材和焊接方法的编码

在焊接领域,不同材料和焊接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编码系统。例如,铜及其合金的编码是CuⅠ到CuⅤ,镍及其合金的编码是NiⅠ到NiⅤ,铝及其合金的编码是AI到AIⅤ,钛及其合金的编码是TiⅠ到TiⅡ。

焊接方法的代号包括:AW(电弧焊)、TIG(钨极氩弧焊)、SMAW(焊条电弧焊)、WS(全氩弧焊接)、GTAW+SMAW(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FCAW(药芯焊丝电弧焊)、SAW(埋弧焊)、MIG(熔化极半自动惰性气体保护焊)、OAW(氧乙炔焊)、FW(闪光焊)、EGW(气体立焊)、FRW(摩擦焊)、LBW(激光焊)、EXW(爆炸焊)等。

这些编码和方法在焊接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确保了各种材料能够以最佳的方式进行连接和加工。